“奶奶,您的血压正常,药要记得按时吃……”7月23日,尚店镇下河村,86岁的李玉兰老人在家中接受村医徐书根的履约上门服务。
巍巍的五峰山绿水环绕,山脚的下河村住着230户700多口人,且10个自然村分布较散,甚至一个自然村仅有一户人家居住,这便是徐书根一年四季守护群众健康的关口和阵地。
今年44岁的徐书根,1997年进入下河村卫生室,子承父业,一干就是26年。
“医者,先做人、后行医。”徐书根说,父亲的教导他时刻记在心里,也时常用脚步丈量、践行。
59岁的郜富德清楚地记得,有一年冬天,他驾车外出发生意外,致腹部出现严重外伤,因家人护理不到位导致伤口感染。他住在一个叫郜家的自然村,从开始的一天两次换药到一天一次,徐书根骑摩托车在崎岖山路上连续跑了一个多月,赶上雨雪天道路湿滑泥泞,他甚至得推着摩托车前行,但郜富德的整个疗程从未间断。
有一次,因为道路上的石头,徐书根的摩托车翻在路边沟里,身上被摔得青一块、紫一块,但他依然准时为郜富德完成了治疗换药。郜富德感动地说:“为了俺的康复,大冷天又让您摔成这样,真不知道该咋感谢你。”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除了日常诊治医疗外,徐书根还要承担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多项职责,加班加点是常态,但只要病人需要,他无怨无悔、随叫随到。
坐诊之余,徐书根还通过出外学习和“上网充电”,不断丰富理论和实践技能,取得了专业的资格证书,并被评为全省优秀乡村医生。
26年间,徐书根坚守第一线、行走村落间、服务最基层,已经成为群众信赖的健康“守护人”。
(本报记者 杨德坤 通讯员 段泓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