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党风政风监督室在市纪委常委会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十届市纪委三次全会工作部署,不断强化系统思维,把握统筹方法,突出政治监督,加强作风建设,落实专项任务,压实“两个责任”,推动干部作风持续向上向好,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坚实纪律作风保障。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扛稳抓牢政治监督首责首要,坚持从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中找准切入点、着力点,以牵头开展的17个专项监督整治为抓手,扎实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
深入探索实践路径,构建年度政治监督事项清单,明确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等10项重点监督内容,指导出台43份差异化个性化政治监督事项清单,全面增强监督的精准性。建立“监督跟着重点任务走”机制,因时因势将涉气企业污染防治、防汛备汛等阶段性重点工作纳入政治监督清单,确保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内容始终聚焦到中央和省委、市委的重大关切上。
方向明则思路清,目标明则步履坚。
围绕营造更优发展环境,开展惠企政策落实、涉企行政执法案件两个专项监督,推动核查案件394起、自查自纠问题37个。深化“访万企·解难题”活动,推动26个问题解决,查处相关案件29起,党纪政务处分3人,移送司法机关1人,通报典型案例4起。组织开展“5·20亲清政商日”宣传月活动,召开“政企同心激活力·亲清与共谋发展”座谈会,进一步凝聚政商共识、提振发展信心。
围绕整治群众身边腐败,坚守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的价值理念,牵头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民生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重点村(社区)“三资”提级监督、征收安置等专项监督整治,查处各类问题90起,党纪政务处分123人。
围绕防范化解风险挑战,牵头查清4家企业超标排放大气污染物问题背后的属地、监管、主体“三方责任”,严肃问责16名领导干部。开展涉气企业污染防治专项监督,推动相关部门树牢绿色发展理念,严守环境保护红线。
驰而不息纠治“四风”
将推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一体纠治“四风”作为最基本的职责任务,揪住老问题、紧盯新动向,锲而不舍、持续发力,推动作风建设静水深流、成风化俗。
节前通报曝光,节中监督检查,节后集中处置。今年以来,全市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152起,批评教育帮助和处理266人,其中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5人,通报曝光典型案例8次28起。
凝聚监督合力。构建“室组地”联动工作机制,发挥监督检查室熟悉面上情况、派驻纪检监察组贴身监督、县级纪委监委属地管理等优势,在统筹、贯通、深化上下功夫,推动监督力量“联合作战”。
坚持风腐同查。紧盯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问题,完善信息共享、联查识别、线索移送机制,及时对存疑税务发票、异常公车轨迹、加油、酒驾醉驾等线索和“四风”监督平台比对的可疑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严查隐蔽在“四风”背后的利益输送、权钱交易等腐败问题。
倡树新风正气。在纠治不正之风的同时,开展时代新风宣传教育,教育引导党员领导干部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主动落实党员领导干部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提前报备制度,以优良党风政风引领社风民风。
正向激励担当作为
准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和鼓励担当作为的内在统一关系,深入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求,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印发“激励干部担当作为的11条措施”,引导带动用好纪检监察“工具箱”,打好激励担当作为组合拳。
坚持严查诬告与澄清正名并举。对7名受到不实反映的党员干部,灵活运用召开会议、发放正名通知书、委托单位领导澄清反馈等形式,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消除影响,帮助澄清对象放下思想包袱,保持干事创业热情。
坚持精准问责与严肃问责统一。集中梳理问责相关的条例、规定、文书、指导性案例等,整理《精准规范问责相关文件制度汇编》,制定《平顶山市纪委监委办理问责案件工作流程图》,推动严肃科学开展追责问责。
坚持大胆容错与认真纠错结合。创新升级容错免责备案机制,出台“24条容错免责备案适用情形正负面清单”,围绕问题楼盘化解、重大项目建设等受理容错备案事项106项,通报3起代表性典型案例,推动构建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蓬勃发展局面。
(本报记者 蔡文瑶 通讯员 路高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