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民呼必应·鹰城公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县(市、区)主要领导签批疑难案件
诉求人给出“5星”好评
上周期群众诉求 政务服务类最热
谢轩:公益路上撒播温暖
防灾减灾知识进校园
急救培训进乡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3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轩:公益路上撒播温暖

谢轩(右)将大衣递给园林工人牛志荣
 

人物名片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发挥余热,帮助他人,在奉献与担当中创造精彩人生。

——谢轩

谢轩今年48岁,是市爱心飞扬歌友会会长。15年来,他热心公益事业,带领6200余名志愿者资助困境学子、看望孤寡老人、组织爱心义演……服务市区及周边县区群众2万余人。

“姨,您喝口水歇会儿。”3月21日下午,市区火车站广场志愿服务小木屋旁,谢轩端着一杯温水递给正在给树木刷白灰的园林工人牛志荣。牛志荣一饮而尽,用袖子擦擦嘴角笑着说:“天天喝恁的水,甜哩很。”

看牛志荣穿得单薄,谢轩又打开爱心衣柜拿出一件大衣让她披上。“可合身,以后干活也能穿。”牛志荣抚摸着大衣,爱不释手。

谢轩是中国铁路武汉局集团有限公司平顶山东站一名职工,也是市爱心飞扬歌友会的发起人,15年来,他甘做公益事业的行动者、志愿精神的传播者,先后资助10余名困境学子,并带领志愿者开展助学、义务理发、义演、修理家电等公益活动6000余场。

为公益尽一己之力

一次机缘巧合,让谢轩认识到公益的力量。2006年,在武汉出差的谢轩看到大街上有很多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了解到大家在号召市民为困境学子捐书后,谢轩也报名加入了志愿者队伍。

“我那时候参加活动,更多的是出于好奇。”谢轩跟随志愿者看望了困境儿童,并将书籍分发给他们。孩子们灿烂的笑脸和对志愿者的热情,让谢轩久久不能忘怀。

谢轩一直在思考,自己是否可以在家乡组建志愿服务团队,用微薄之力奉献爱心。2008年3月,他把经常在一起唱歌的5个朋友召集起来,希望大家能一起去敬老院献爱心。“咱们平时唱的都是流行歌曲,在KTV也没人能听到,不如我们学些老年人喜欢的歌,为他们义演。”朋友们听后觉得很有意义,就爽快地答应了。

第一次义演是在湛河区一家敬老院,大家一展歌喉,赢得了20位老人的喜爱。“从那次起,我们每月按时去一次。”之后,大家前往更多的敬老院义演,还经常自掏腰包购买水果、糕点送给老人吃。

6个人的力量太小了,为了号召更多人加入,谢轩自费买了音响,与平顶山火车站工作人员沟通后,每天晚上6点至8点在火车站广场搭建平台,让市民过来唱歌,顺便招募文艺志愿者。

同年,谢轩注册成立了市爱心飞扬歌友会,截至目前,该协会有志愿者6200余名。谢轩又组建了文艺、家电修理、医疗等18个志愿服务队,这些志愿者分布在市区及周边县区,不定期开展义诊、义务理发等便民活动。

目前,谢轩还负责市区4个志愿服务小木屋的工作,它们分布在火车站广场、市客运中心站、河滨广场和建东小区。小木屋为市民免费提供茶水、雨伞和义诊,大家还可以把闲置衣物捐过来,提供给有需要的人。

帮助众多困境学子圆梦

“第一次做公益就是帮助困境儿童,所以当我有能力时我想继续把这件事做下去。”2008年,谢轩迫不及待地发起爱心助学志愿服务项目,致力于帮扶我市品学兼优的困境学子。截至目前,他个人已资助10余名困境儿童。

最开始,谢轩招募爱心车辆和爱心司机,拉着爱心人士去看望困境学子。

2010年,谢轩和志愿者在鲁山县马楼乡牛池沟村走访困境儿童时,遇到了当时还在上小学三年级的曹小青(化名)。看着她家堆满杂物的平房和挂满奖状的墙壁,谢轩感慨不已,在了解到曹小青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患有精神疾病,仅靠低保维持生活后,谢轩当即决定每学期给她600元生活费,资助她完成学业。

“叔叔,我这次考了全班第一名。”“不错,继续加油,别给自己太大压力,有啥问题随时给我说。”这是3月18日曹小青和谢轩在微信上的一段对话。曹小青目前在鲁山上高三,学习成绩优异,谢轩每月都会去看她一次,还会辅导她学习。

在谢轩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加入助学队伍,现在曹小青每月能收到2000元左右的善款。

截至目前,已有4000余名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参与助学项目,捐款近百万元,帮扶了9000余名困境学子。

看到别人有难总会帮一把

“我们认识很多年了,他人真不错,大家遇到个啥困难总会伸手帮忙,毫无怨言。”63岁市民王付才退休后一直在市爱心飞扬歌友会做志愿者,他夸赞谢轩热情,有一颗真正做公益的心。

2022年8月,一名从南阳来我市打工的男子,因没有找到工作流浪到火车站广场。“我没有钱,也没饭吃,你们能帮帮我吗?”男子看起来有二十七八岁,衣衫不整,谢轩怕是骗子有些迟疑,但还是让他先进志愿服务小木屋坐下,又把自己新买的白色短袖、牛仔裤和运动鞋递给他,让他换上。经过核实,谢轩了解到男子叫王灿(化名),会按摩,从南阳来打工。谢轩为他买了返程火车票,并留下了对方的联系方式。

数月后,王灿打电话向谢轩道谢,并表示也想加入志愿者协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回到平顶山的王灿没有地方住,谢轩将他安置在市区一家旅馆,每天让他去家里吃饭。“他很机灵,学啥都快,在市区按摩店找了一份工作,平时还会跟着我去敬老院服务老人。”谢轩说,现在王灿已经回到自己的家乡,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

王灿是谢轩众多救助对象中的一个。谢轩没想到,自己的一次救助,会改变一个人的生活态度,影响着他们也参加公益活动。

起初做公益,家里人是不理解的。谢轩每周要上班,闲暇时间都去做公益,没有时间陪伴妻子和女儿。妻子张燕看他一腔热情,就跟着他去了几趟敬老院,“确实很有意思,我现在也能当活动主持人了。”张燕笑着说,现在女儿谢梦圆和她也成了志愿者,总是跟着谢轩跑来跑去,参加公益活动。

“穷不失义、达不离道。发挥余热,帮助他人,在奉献与担当中创造精彩人生。”谢轩说,即使有再多困难,他也要将公益一直做下去。

(本报记者 王亚楠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