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民呼必应·鹰城公益
3上一版  下一版4
 
希望公开公交时刻表、优化发车时间
老旧小区新建充电桩解决充电难
上周期群众“呼”声偏重城市管理类
为“家长课堂”奔波 8年行程22万公里
爱心市民献爱心 困境姐弟终如愿
爱心组织喊你来捐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3年2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为“家长课堂”奔波 8年行程22万公里
——耿岩民投身公益躬耕家庭教育
 

人 物 名 片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

——耿岩民

耿岩民是原郏县轻工业局退休干部,现为市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理事。9年来,他投身家庭教育,搭建“家长课堂”,成立“心希望家长慧”家长群,组建“心希望专家团”为家长讲课,让不少叛逆少年重返校园,回归课堂,同时帮扶贫困儿童百余名。

2月19日上午,“心希望家长慧”家长群部分家长带孩子到鲁山县看望贫困学生昊昊(化名),耿岩民带队;下午三四点回来,稍事休息后,他开始安排晚上的公益课;课后,他还要与家长交流沟通,解疑答惑,一天时间安排得满满的:“让家长跟着学习学习,带孩子们出去看看,希望每个家庭谈学习时都能从‘鸡飞狗跳’变为‘父(母)慈子孝’。”

反躬自省 学习家庭教育

2005年,40出头、正值壮年的耿岩民整日忙于工作,一次考试结束,却发现上高一的女儿成绩从全班第3名降至67名,且厌学情绪严重。

“一看到她不学习,我的火气就噌噌往上冒,指责、打骂、冷战都不管用。”耿岩民说,他当时抱着孩子跳河的心都有了,“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之后该怎样做?”

为寻找答案,耿岩民主动去学习家庭教育,买书、听公开课、花钱到新乡等周边城市听线下课,一年之后,他发现,出问题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工作忙,没时间陪伴孩子,沟通交流少,该给孩子的教育没有到位。

根据所学的家庭教育知识作出改变,大女儿2007年顺利考入信阳师范学院;小女儿中招考试考了郏县全县第三,后来考上了郑州大学。

陪伴,做个好榜样;克制情绪,指责、打骂、冷战统统不能有;做一个好的倾听者、鼓励者,让孩子自信……经过多年学习,耿岩民认为,孩子出问题,家长应反躬自省。

2010年,耿岩民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助学达人”范剑平,并跟随他做助学活动,长达4年的走访、帮助贫困学生,耿岩民发现,物质的赠予确实帮助不少贫困家庭的学生,但对这些孩子的精神关怀也很重要,同时,他身边也有不少在城市生活的亲朋常常向他咨询家庭教育问题,他就萌发了利用自己所学知识帮助有困扰的父母做好家庭教育的想法。

这就有了最初的“家长课堂”。

22万公里 倾情“家长课堂”

2014年,“家长课堂”在郏县初设。

一开始,耿岩民自己当“老师”,先是建立家长微信群,征询大家的问题,了解家长诉求后,结合自己所学以及培养女儿的经验,有针对性整理“教案”;教学需要场地,他就把自己做公益“家长课堂”的初衷讲出去,有学生家长提供了自己的办公室,有教育培训机构提供了教室,也有社区提供了会议室;教师队伍需要壮大,他就发动自己的人脉,通过朋友找到学校老师、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特聘他们为“心希望专家团”,担任授课任务。

“我去上课前,想着跟老师学点招儿,回来对付儿子,但见到老师后,反而是我受了批评,认识到应该改变的是我。遵照老师所讲,改变后发现与儿子沟通也不是那么难了……”课程开了一段时间,效果很好,加入的家长不断增多。

2017年,耿岩民将“家长课堂”开到了市区。

市民邱丹丹是在一次“家长课堂”走进小学时听的第一节课,她是两个孩子的家长,当时正处于孩子成绩太差的焦虑期。

“那时候我儿子六年级,女儿四年级,两人成绩在班里都是倒数。”想起当时的情况,邱丹丹皱起了眉头,一开始,她在课堂学到一招半式,回家后就应用起来,不拿成绩说事、跟孩子多交流、有问题好好分析。慢慢地,家庭氛围发生了很大变化,孩子成绩一点点提了起来,儿子在初中二年级还考了班级第三,女儿的成绩也慢慢好起来。“非常感谢耿老师搭建的这个平台,让我们能免费学习如何做一个好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好好学习。”

随着成员的不断增加,耿岩民又在宝丰、鲁山开设了“家长课堂”;家长群建了7个,最多的时候,听课人员有2000余人;在市妇联主席刘军慧、家庭教育研究会会长马淑霞的帮助下,“心希望专家团”的授课老师也增加到21位,其中市二高副校长李宏照已经讲课100余节。

郏县周一、鲁山周四、市区周五、宝丰周六,前些年的“家长课堂”这样安排,有课的那一天,耿岩民下午下班时间会接着当天讲课的老师一起吃个简餐,然后上课,无论多晚都先送老师回家,自己再回家。

8年来,耿岩民的私家车行程22万公里,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为“家长课堂”奔波。

志愿服务 大家一起进步

在做好“家长课堂”、让家长学习好家庭教育的同时,耿岩民还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多年来为百余名贫困学生送上物质和精神关怀。

昊昊是2021年耿岩民跟着市志愿者协会做志愿服务时发现的一名贫困学生。当时昊昊的父亲因意外离世,母亲患有智力障碍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还有一个8岁妹妹和1岁弟弟,家庭十分贫困。

“他和妹妹在镇上上学,每周上学前,他要把母亲和弟弟送到姑姑家,周末再把他们接回来,非常懂事且品学兼优。3年来,我们‘心希望家长慧’的成员经常去看他,不少家长还带着孩子过去,大家触动都非常大。”耿岩民说,有好几个孩子跟昊昊处成了朋友,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优点,无论是做人方面还是学习成绩都有很大长进。

“我们的孩子生下来就生活在福窝中,人生的苦难离他们太远,他们常常不知道珍惜。”市民李女士经常会带着孩子去看望昊昊,看到他与家人相处的点点滴滴,孩子回来后各方面都成长不少。

“在孩子身上找问题,一找就疯;在自己身上找问题,一找就通。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家长。”耿岩民说,“家长课堂”已经走过9年,每每收到家长报告孩子考上高中、大学或者好好生活的信息,他都很欣慰。“未来,我会一直坚持下去。”

(本报记者 杨岸萌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