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时代
3上一版  下一版4
 
全面取消农业税 支农惠农产业兴
张全民:从普通车工到全国劳模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2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面取消农业税 支农惠农产业兴

石龙区龙兴街道许坊村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晾晒富硒薯粉
麦收时节,石龙区龙河街道嘴陈村村民陈永政指挥机手卸载新收的小麦 均由本报记者 闫增旗 摄
 

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通过了农业税条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民负担问题逐步突出,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决策,并率先在一些省份的部分县、市开展试点。2004年7月,按照省、市要求,石龙区作为全省农村税制改革试点县(区)之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停征农业税。

2004年12月21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郑重宣布:省里确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2005年起对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免征农业税,这让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先行一步,石龙区率先免征农业税

9月20日,就农业税取消一事,记者采访了石龙区人民路街道夏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夏国民。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家分得5亩(1亩≈666.67平方米)地,每年的收成除去提留款、农业税等税费后,收入微薄。“那时候年年种田,年年吃借粮。”夏国民说。

夏国民回忆,有一年因为缴纳农业税,他和妻子吵了一架。那一年天气非常干旱,从小麦种上就开始抗旱浇地,最后小麦虽然收成不错,但排了一天队缴纳完“公粮”回来的当天夜里,妻子拉亮灯,看着正堂东屋放置粮食的囤穴,号啕大哭,余粮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了。妻子向他抱怨:“不要再种地了,出去随便做个小生意,也比种地强。”

资料显示,从2000年开始,税费改革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目标进行试点。到2003年,全国所有省(区、市)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税费改革的转移支付达到305亿元。2004年7月14日,按照省、市要求,石龙区作为全省农村税制改革试点县(区)之一,率先在全市范围内停征农业税,比省里规定的时间提前一年,使石龙区农民率先进入种田“无税时代”。

“对于农民来说,种地缴税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现在国家不仅把我们的农业税全部减免了,反过来还发放种粮补贴,农民平常看病、孩子上学、个人养老还有国家保障,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夏国民说。

持续发力,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地热情

全面取消农业税,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更是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看到了希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龙兴街道许坊村村民李爱娜40余岁,在外做了多年生意。2015年,她处理掉外边的生意,从城里回到村里,注册成立了市汇民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800余亩土地种植富硒红薯、富硒梨等农产品,同时开办了一家粉条加工厂,年收入80余万元。

“农业政策的利好和技术的提高,使村民的种地热情高涨,土地成了香饽饽。”许坊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民说。

据王建民介绍,前几年村民急着往外跑,出去打工挣钱,现在不少人想回来务农。搞特色农业收入很可观,而且特产税免了,负担减轻了,农民可以放开干了。许坊村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栽种富硒红薯确实是致富的好项目,每年收获后,红薯的销量好、价格高,每亩地纯利润2000元左右,很多农民因此受益。“今年村里经济作物的栽种面积已经基本落实,村民栽种富硒红薯的积极性有增无减。国家的政策好,农民的干劲儿也足啊!”王建民说。

踏浪前行,我市支农惠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减负之举,释放乘数效应,农民创业致富有奔头,腰包日渐鼓起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林胜国坦言,全面取消农业税,敲开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门,以此为里程碑,农村基础地位更牢,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城乡融合全面提速。

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2005年全市取消农业税,农民减负80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88元,较2004年增加了31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1.1%,扭转了多年来低速徘徊的局面。2005年至2021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保持年增长超过400元的态势。粮食总产也从2004年的161.3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227.9万吨,连年保持上升势头。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相继实施,全市农业补贴从2005年的一项扩充到现在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05年的4886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4亿多元。确保农民种好粮的同时,国家通过粮食收购托市,为农民种田托底。从2004年开始,全市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2008年以来,出台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逐年提高,农民的丰收果实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盘活地、盘活钱、盘活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出台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强农惠农措施,不断优化支农惠农政策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林胜国说。

目前,全市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总数超过2万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8家、农民合作社6401家、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10919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带动和示范作用。(本报记者 闫增旗)

大事记

◉2002年,河南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全省农业税税率降低到7个百分点;2003年,河南省除保留收购环节的烟叶特产税外,在全国率先取消了非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的特产税

◉2004年7月4日,石龙区作为全省农村税制改革试点县(区)之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停征农业税

◉2005年1月1日,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免征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开始补贴

◉2014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建设平顶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的意见》《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提升行动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坚持用循环农业盘活存量,用品牌农业提升质量

◉2017年12月,平顶山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