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白象山与祁建华
干 果
故乡的药草
知青档案:为曾经的青春岁月做证
史海泛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1年11月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白象山与祁建华

 

○ 马继军

郏县城东三十里有一山,曰白象山,又名阴山。阴山之名缘自北汝河从它北面弯弯流过,故称阴山。白象山之名则是依据古时楚庄王之女妙颜(亦称大皇始)远骑白象来此修行,亦名白象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白象山不高,仅180余米,在郏县算不上高山峻岭,但却因大皇姑妙颜在此证道修行而闻名遐迩。时至今日,这里依然寺塔高耸,寺房栋栋,信客纷至,香火缭绕。

白象山与一位当代名人的不解之缘,却鲜为人知。这个人就是祁建华。

祁建华这一名字对许多人来说,也许有些陌生。但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他却是一个闻名全国、令世人敬仰的功臣人物。他因创造了速成识字法,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短时间内让数千万的国人迅速脱盲,为新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和国民素质的提高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毛泽东称他为“名副其实的识字专家”,刘少奇称他为“当代仓颉”,周恩来说“创造速成识字法,祁建华同志是有功的”。因功绩卓越,他从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文化干事提升为国家扫盲委员会副主任,成为副部级干部。

祁建华就出生在白象山脚下的王来湾村。家乡的山水如慈爱无限的父母哺育着身边的孩子。祁建华从小在山上割草、放牧、砍柴,山路的坎坷磨砺了他不畏艰险、知难而上的倔强性格。山脚下那曲折奔流的北汝河水给予了他百折不挠、一往无前的进取意志。当他渐渐长大,入校学习时,白象山便成了他读书求知的好去处。

白象山平时人迹罕至,优雅宁静。祁建华读书学习之时,常常来到山上,寻一静处,潜心静学。最使他难忘的是,有一次,他偶然得到一本旧字典,为了在短时间内把这本字典学会弄通,他就来到山上,在一个小山洞里学了起来。他废寝忘食,一学就是11天,这11天中,他不仅背会了这本字典里所有的内容,而且把同音字一个个挑出来,排列成同音字表,再用注音符号进行标注。也就是在山洞里这样的学习,为他后来创造速成识字法奠定了基础。祁建华后来回忆:正是那次在山洞的学习,为后来创造速成识字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48年4月,祁建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军政大学,毕业后,任解放军某部文化干事,在紧张的行军打仗之余,他依然没有放弃对速成识字法的研究并最终成功。按此方法,一个文盲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可以学会运用3000多个常用汉字。这种方法先在部队推广后,在全国迅速普及开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轰轰烈烈的国家扫盲热潮中,帮助5000多万的国人很快脱盲,为新中国建设事业发挥了巨大作用。他由此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评价和人民的赞扬,获得国家“特等功”等荣誉称号,又很快地由一名普通的解放军文化干事一举成为国家副部级领导干部。

然而,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祁建华在1957年的政治运动中被划为右派,几经曲折磨难,祁建华最后回到家乡成为一个农民。但他在繁重的劳动之余,依然初心不渝,坚持进行速成识字、速成珠算法等的研究、传播与推广。此时,白象山更成了他常去的地方,他站在山顶,登高望远,那辽阔的大地、壮美的景色,给心身疲惫的他莫大的宽慰。

1979年,祁建华终于平反昭雪,并特邀当上了省政协常委。此时,祁建华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家乡,在熟悉而亲切的大地上继续进行着他速成识字新案的传播和普及。后来,他退休了,就来到白象山上,在一个山洞里住了下来。

1994年初夏的一天,我慕名前去看望他,看到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赤着上身,手握镢头,汗流浃背地弓着身子,正在刨挖一片山地。我上前问:“祁老师,您这么大年龄为啥要这样干?”他笑着地说:“我从小就在这山上长大,爱这个山。如今,年老了,更舍不了这山了。现在开些荒地种点庄稼,不仅能为我办学讲课增加些收入,而且能为后人留下一方良田啊!”

2001年8月,81岁的祁建华积劳成疾,不幸去世。归焉之地,他在生前就已定好,别的地方不去,就埋在白象山上。他的众多学生遵循老师的遗愿,就把他安葬在了白象山上。

祁建华走了,他走得并不悲伤,也不孤单,他无论在生前还是死后,都受到了人们的关爱和敬仰。1999年,军委原副主席刘华清联名张衍(国家科工委原副主任,国防科技大学校长)给当地政府写信嘱托照顾好这位人民功臣。当地政府也对其关怀备至,为年近八旬的祁建华建造了新房。当地群众怀着敬慕之情,在其家乡自发地建起了“祁建华纪念馆”。在今年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中,中央广电总台推出“理想照耀中国”大型专题片,选出为党和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40位先进人物编为电视节目播放宣传,祁建华位列其中,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人物,在第14集中以《秀才遇见兵》为题播出,再现了祁建华的生动形象和光辉事迹。

2021年秋天,我怀着对这位老人的敬仰缅怀之情,再次登上白象山。祁建华的墓地就在白象山一处向阳的山坡上。坟墓不大,仿若普通的土堆,一通不高的石碑上仅刻着“祁建华之墓”几个字,简朴而沉静,一如他生前的样子。周围,他生前开出的一片片田地,如今已被后人或种为庄稼,或辟为果园,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高山无言,流水有声。祁建华已与家乡的山水融为一体,岁月虽逝,精神永存!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