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舌尖上的记忆
永远的“李焕英”
门沟红薯
史海泛舟
香喷喷的乡愁
那一碗茶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1年2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远的“李焕英”

 

□ 郭旭峰

没看《你好,李焕英》前,就听说这部电影悲喜交加的残酷性,看着看着就笑了,笑着笑着就哭了。邻居小花看后回来说她哭得稀里哗啦,情难自已。我自认为读过几本书,一般的作品靠简单的催泪术奈何不了我这个常年在电能计量室拿螺丝刀、握钢丝钳的“电力作家”。但我自幼爱动用情感杠杆,让自己悬空荡漾,有时候情若溃坝,恣意奔涌。所以,临去电影院前悄悄拿几张纸巾放口袋里,自言自语地说:近段时间老犯鼻炎。

走进电影院,人不多,估计一部分人不想破坏新年气氛,给自己添堵,暂且躲开了吧。电影前半段讲了贾晓玲穿越后遇到母亲,逗年轻时代的母亲开心,想改变母亲的命运甚至给她挑选、介绍男友,希望改变妈妈的命运轨迹,让妈妈幸福、圆满。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光仿佛穿巷而过,把我带回到老光阴。

上世纪六十年代,我母亲在漯河师范读书,与电影中的李焕英一样,年轻美好,青春向上。她还是学校舞蹈队成员,常常参加校内外文艺演出,怀揣理想的种子,憧憬未来的热烈和幸福。母亲的父亲当时在县财政局当局长,毕业后应该可以留在县城,找一份不错的工作。最后一学期,母亲结识在同一所学校读书的我父亲、穷乡僻壤里一个清贫家庭的穷小子,毕业后义无反顾地跟着他回到他家乡,辛勤工作,恋爱结婚,生儿育女,柴米油盐,一路吵吵闹闹、磕磕绊绊,大半辈子流水般过去,感受日子的虚晃和真实。如今父亲先她而去,母亲大部分的时间独自一人,沉默寡言,从电视里寻找青春的痕迹。有时她给我们提起父亲,神采飞扬,仿佛父亲还在,只是去了隔壁,只是出去了一会儿,正在回来。

剧情进行到最后,泪点像鼓点,越来越密集,鼻孔发酸,“鼻炎”要犯了。几次摸了摸纸巾,碍于周边其他观众,终究没好意思动用。最后五分钟,为控制将要奔涌而出的情感之河,闭上眼睛,再没看银幕一眼。只倾听贾晓玲急促的奔跑声、呼喊和哭泣声,仿佛肺腑的欲裂、末期的告别,生活里明媚的日子被倾斜、蒙尘。这是对真爱的寻找和依偎。

走出放映厅,去洗手间,摘了口罩,湿漉漉的,随手丢进垃圾桶,像丢弃多年的情感旧债,刹那间,仿佛找到宣泄的闸口,尔后是大海般的温顺和宁静。

每位母亲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贴上了劳动妇女勤劳、慈爱的标签,但谁又曾记得她们曾经也是花季少女,和女儿一样,美好且有玫瑰般的向往。但更多的苦日子挤压她们,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尊严有时如荒草,但为了孩子和家庭,又算得了什么呢。

“我只希望我的女儿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就行。”我也曾多次像李焕英说的一样说起我的女儿,一字不差,真切无它。李焕英是所有母亲的缩影,但父亲更是闺女头顶的那把雨伞,终会有一天狂风暴雨把他给吹散、吹走,到了那会儿,孩子,你就长大成人了。

生活之路常新,不易之途常有。我的孩子,我希望你是个永远快乐、幸福的“李焕英”,不求富贵,但求平安和无事。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