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卫东区
3上一版
 
统筹稳增长促改革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三个转变”提升社区服务能力
力争今年全部创建成规范化社区
卫东区高质量推进平安建设
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
新建游园
卫东区创文标准不降力度不减
卫东区加强节约型机关创建
举办主题教育演讲比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0年11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统筹稳增长促改革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卫东区“十三五”经济发展综述
 

这是奋进的五年,也是辉煌的五年。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回顾“十三五”,卫东区坚持项目带动,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突出一个“干”字、发扬一个“拼”字、落到一个“实”字,统筹稳增长促改革,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该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文明、民生事业等领域,五年滚动推进重点项目268个,累计完成投资375亿元。该区以开展“项目建设提升年”“四比四看”等活动为抓手,严格执行县级干部分包、首席服务官、集中开工、台账管理、观摩奖惩5项推进机制,万达广场、矿益胶管等一大批重点产业项目达产见效,东环路南延、湛北路东延等一大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用,雪炭工程体育馆等一大批重要民生项目建成运营,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同时,该区抢抓国家应对疫情、扩大投资、支持企业发展政策的机遇,建立向上争取资金项目库,谋划包装项目171个,总投资326亿元,目前32个项目申报进入国家重大项目库。

该区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围绕主导产业编制“四张图谱”,成立主导产业招商团、街道招商团,深入实施“四个拜访”,坚持大员上前线,积极开展以商招商、亲情招商、集群招商、协会招商、平台招商,五年来累计引进亿元以上项目70个,实际利用外资9339万美元,实际到位省外资金179.3亿元,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

立足区情实际,该区确定现代物流、现代商贸、先进制造业三大主导产业,作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

——现代物流产业集聚区入选全省现代服务业专业园区,被确定为全市九大发展片区。平顶山—宁波港“海铁联运”沿江班列连接“海上丝绸之路”;引进香港汇恒公司合作共建12.13平方公里平顶山国际物流产业新城,总投资40亿元的第一批10个重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全力打造全省国际物流区域枢纽和郑州航空港国际物流副中心及智慧康养新城、煤炭文创示范区。

——卫东区特色商业区被评为全省一星级服务业“两区”,新增万达广场、东城茂、鹰城7·1视界购物中心3个商业综合体,依托平棉大厦打造金融科创产业园,支持引导东城茂写字楼、太和花园等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组织开展消费促进月活动,繁荣发展夜经济,加快释放消费需求。

——加快建设总投资38亿元的市工业静脉产业园,着力打造豫西南工业长廊的重要节点,推进城市生活和工业垃圾废弃物回收及循环利用,加快城市绿色化发展进程;以智能化改造为引领,深入实施工业“三化”改造,平煤神马机械装备集团挺进全国煤炭机械行业前五强,平棉纺织集团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神马实业入选“国家差别化尼龙新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平煤神马集团十矿建成全省第一家智慧矿山,43个项目进入省、市智能制造示范库,“两化融合”贯标对标企业达到43家,企业“上云”172家。

经济发展的背后是改革的政策支持。“十三五”期间,该区全面深化改革,顺利完成政府机构改革,进一步提升行政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推进“一次办妥”,优化升级实体政务大厅综合窗口设置,建成运行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完成321个行政服务事项的程序精简、时限压缩,实现线下“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线上“一网通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实施证照分离、多证合一、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等工作,实行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工作制,市场准入更加便捷;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区属融资平台发展到2家。

该区强化创新驱动,注重科技创新孵化平台建设,招商引进摩米创新工场,积极承接市科技大市场,加快打造立足卫东、服务全市、辐射周边的区域创新体系。截至目前,全区科技型企业发展到50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家。各类研发平台发展到21家,其中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市级重点实验室2家。五年专利申请量累计达1379件。全区科技型专业技术人才2347人,建立合作关系的高校、科研院所教授专家团队80余个,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提高12.48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该区优化营商环境,深入开展“只要企业决定干,剩下事情我们办”的做法得到省政府领导的批示和肯定。该区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县级干部联系重点项目、服务骨干税源,派出288名科级以上干部作为首席服务官,落实投资代办等服务机制,分区域、分行业推进市场主体服务全覆盖。该区刚性兑现惠企政策,评选表彰星级纳税企业78家、区长质量奖企业6家、实施标准化先进单位6家,评选表彰优秀非公有制经济人士30名,发放星级纳税企业奖补资金880万元、科技奖补1320万元,累计全口径减税降费5.05亿元。该区实施企业成长工程,扎实推进企业上市“121”行动计划,4家企业挂牌“新三板”,23家公司挂牌中原股权交易中心展示板,4家企业进入全市创业板后备库,2家企业入选河南省民营企业前100强,新增“四上”企业97家,累计达到244家。同时,把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组织推出普惠金融产品,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截至目前,全区市场主体总数达到31920家,其中企业6911家,平均每年增速达到33%,市场主体活力迸发。

(本报记者 王孟鹤)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