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那山 那水 那人
只把笔墨对苍生
秋日之美
史海泛舟
妻子的购物车
回不去的老院子
陌生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1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把笔墨对苍生
——读短篇小说集《奔跑的蚂蚁》
 

张中民是位高产作家,除长篇小说《比南方更远》和《赚他一千万》等颇有影响的作品外,他的中短篇小说也频繁出现于《中国作家》《莽原》《芙蓉》等大型文学刊物中。最近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蚂蚁》,是他针对现实社会中小人物甜酸苦辣喜怒哀乐生活的形象写照,读过之后,不由你不随着人物的命运起伏去索真求源,去冷静思考。

该小说集的标志性文章《奔跑的蚂蚁》情节简单,只有中学同学陈建华和“我”与妻子三个人物,但笔触却探寻得很细很深,读后令人感叹。

小说是以“我”即吴迪对进城务工者陈建华的羡慕而展开故事情节的:上学、高考、毕业、工作,一个励志学习的农村青年,大学毕业后去偏远乡村学校任教,却不如从小学习不好,辍学入城当保安的同学风光,不得不想方设法改变自己的命运。他主动接触父亲是局长、原来追求他而不能的女同学,待其成为他的妻子后,他也就顺理成章地调入城里,生活当然也芝麻开花节节高了。而以前被他羡慕的发小陈建华,却因没有知识又不爱学习,默默无闻地在保安位置上混日子,后来,连保安位置也保不住,只好不停地换工作,生活拮据囊中羞涩也是自然的。按说,在当今社会,陈建华们不在少数,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发展、进步作出了或大或小的贡献。但具体到某个个体来说,他们是小人物,处于城乡的“接合部”,社会地位低下,整天为生活所迫而不停忙碌着。他们所置身服务的城市在不断变化,然而谁也看不见他们,不知道他们,甚至忽略了他们的生活、他们的存在。作家却以敏锐的目光,去扫描芸芸众生,去发现他们的无奈与苦衷,去反映他们的疾苦与困顿。因为家里入不敷出,因为要赡养父母,因为孩子的上学、妻子的生病等,他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地向发小吴迪借钱,又从来不还,或者说没有能力还。惹得吴迪的妻子一次次地生气,甚至影响到婚姻和家庭。最后有一段话,读来让人唏嘘,在陈建华为妻子长瘤子住在医院,等着做手术去找吴迪又一次“借”钱的时候,吴迪也正接二连三地走“背运”。“我现在是泥菩萨过河,正处水深火热之中,又哪里有钱借给他?”

…………

然而,吴迪的悲哀,实际上是作者心中的悲哀。作者所要告诉读者的,远不止小说中的这些。而是站在人生的高处,对社会中所存在的普遍现象进行通透的扫描。

在《奔跑的蚂蚁》小说集中,作者的表现手法颇为独到。如《建别墅的人》,讲的是一个农村的富裕户王想要建造美国白宫那样的房子,王想岂不是妄想?他最后把积蓄花光,把住房抵押,把赖以支撑家业的养猪场也变卖投入其中,闹得妻子离家出走,最后还是个半拉子工程。情节虽然有些荒诞,但真实反映了现在农村人富裕后的攀比思想与风气。他们辛辛苦苦打拼多年,或做生意或办企业或在城市务工,好不容易积下桶金罐银,却家家攀比,修房架屋,甚至为此到负债程度。满庄小洋楼,一村尽老年,几乎成为空壳村。正如《老人与狗》中的老汉,孩子们都进城了,连孙辈都去城里上学了,唯剩他一个人,守着一所漂亮的大房子,与小狗花妮一块度日,甚至死时也没人守在跟前。更有离奇者,在《月光下的村庄》里,“我”到处寻找为人建房失足去世的父亲,这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建房师傅,自家的房还没有建好就撒手阳间,但即使到了阴间,还是依旧忙碌,连他儿子都见不到他。作者的笔下,无论阴间阳间,都是一样的有穷有富、有良善有不肖、有懦弱有霸道。这些近似荒诞的故事构思,都有着对农村现实中无奈之举的无奈表达,其笔法别致,寓意深远。

这本书中,作者为我们描画出了一组生动的社会底层人物群像,也形成了作品的特色,在诸多描写同类题材小说中独胜一筹。

哪里才是我们最后的归程?作者不知道,我们更不知道,恐怕也没有人会知道。我们唯一能知道的,是作者倾尽笔墨对苍生的慈悲情怀,乡土情结。期望中民的笔触能涉及更多的芸芸众生,为我们描画更长的现代城乡生活画卷。 (杨晓宇)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