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
3上一版  下一版4
 
平西站经停高铁增加7趟
刘保安收获“阳光玫瑰”
大学新生请及时领取纸质档案
富硒红薯丰收 农户甜上心头
汝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专题培训加强廉洁教育
小变蛋“变”出“金蛋蛋”
不等不靠 开荒摘帽
“俺终于住进新房啦”
今 日 天 气
湛河区开展月饼市场专项检查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等不靠 开荒摘帽

 

9月21日,一场秋雨让舞钢市庙街乡山和庄村西山沟里的空气格外清凉。“今年最后一拨儿墒情过罢,就该出红薯了,肯定又是一个丰收年。”今年67岁的村民周长付在地头儿望着荒山坡上的红薯地,满是期待。

周长付是一名单身汉,2016年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但他不等不靠、自食其力,在村西山的中加公司尾矿库周围开垦十几亩荒地,并结合土壤土质条件,种上了红薯和芋头。他种的红薯和芋头不但成熟早,而且味道好,买过的人大都成了回头客。2018年,周长付成功脱贫。

近两年,周长付又走上了红薯和芋头精品化种植之路,收成再上新台阶;加上学会了按品质分类销售,收入更是明显增加。眼下,周长付的日子越过越宽裕。

当天,记者一行来到周长付家里,看到这个小小的农家院落收拾得井然有序、干净敞亮,刚从小地块里收获回来的红薯、芋头被分置在院里。“今年的红薯、芋头收成都不赖,还按品质高低分着卖,收入肯定能增加不少。”老周乐呵呵地说。

“以前俺只有一亩多地,种玉米和小麦,一年下来也只是顾住吃喝,都是靠外出务工补贴生活。如今年龄大了,不好外出找活儿,想来想去,庄稼人还是从土地里刨吃喝来得更踏实。”老周讲起了他的脱贫“秘诀”,“政府的帮扶救助是基本保障,关键是这‘干’出的十几亩荒地一年能带来4万多元收入。人要想过上好日子,门路有很多,只要能吃苦、够勤快,好日子长着呢。”

(本报记者 杨德坤 通讯员 吴伟伟)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