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清风平顶山
3上一版  下一版4
 
编者按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舞钢市“三抓三强化”提升基层纪委监督效能
突出力量统筹,提升基层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能力和水平
强化监督首责 提升监督质效
以高质量监督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共促监督效能提升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9月1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推动纪检监察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汝州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何长军

坚持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是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省纪委监委《意见》的出台,为纪检监察机关精准规范有效实施监督明确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必须学深学透、补齐短板、抓长抓久、长期坚持。

一、提升站位,学深学透,准确把握精神实质

《意见》对纪检监察监督谁、监督什么、怎么监督等进行了规范,针对实践中监督概念模糊等问题,指出全省纪检监察机关坚守“监督的再监督”定位,依规依纪依法履行好监督专责,督促推动党委(党组)履行好主体责任;针对监督发散等问题,《意见》明确要抓好政治监督、对党委(党组)主体责任的监督、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对作风建设的监督等五个方面内容。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要按照“定位向监督聚焦,责任向监督压实,力量向监督倾斜”的要求,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二、盯紧问题,补齐短板,全面提升监督质效

一是补齐“两个责任”落实的短板。近年来,汝州市出台了《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等制度,升级廉政档案系统,履行监督责任。下一步,将纪检监察信访、以案促改、制度执行等纳入党组织主体责任清单,研究出台《加强对各级“一把手”监督工作的意见》等制度,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加强对乡(镇、街道)纪(工)委的领导和管理,解决好纪(工)委书记因人少事多不能监督、抓监督见效慢不想监督等问题,使监督常态化、规范化。

二是补齐日常监督的短板。汝州市大力推进全面监督,设立7个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成立18个派驻纪检监察组,将经济功能区、国资企业纳入监督范围,村级巡察实现全覆盖;用好“四种形态”,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但还存在日常监督方式不灵活、“办案第一”的认识误区等问题。比如,认为办案见效快、震慑力度大,日常监督见效慢、不好落实;信访压力大,忙于对问题线索的具体处置,对日常监督顾及不到。下一步,要努力实现从“办案第一”向“监督第一”转变,实现从“重事后查处监督”向“重事前事中监督”转变,跳出“忽视监督-问题衍生-忙于办案-无暇监督”的恶性循环。

三是补齐制度执行监督的短板。汝州市研究出台了《中共汝州市委关于持续深化以案促改的实施意见》《汝州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村级组织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做实日常监督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工作方案》等制度,但在制度落实中缺乏有效监督和成效评价反馈。下一步,要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保障制度执行,促进权力正确行使。

四是补齐监督主体之间协调配合的短板。汝州市建立了机关内部问责协调配合,纪检监察监督与“智慧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统筹联动,纪检监察与案发单位、涉案单位协调联动等机制,但还存在各类监督贯通不够、衔接不够等问题。下一步,要充分发挥全面监督作用,强化纪检监察工作协作区职能,畅通纪检、监察、派驻、巡察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问题会商等方面的联系沟通,畅通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派驻机构、巡察机构、下级纪检监察机构的联动协作,深化监督的协作配合,激发监督合力。

三、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强化监督首要职责

作为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是首责,必须抓在日常、落在经常。突出“重点人”,尤其是对“一把手”的监督;突出“重点事”,对脱贫攻坚、环境保护、扫黑除恶、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进行重点监督;突出“重点时”,随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要通过常态化监督,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做到有权必有责、有责要担当,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确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