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军
北大中文系有位教授,讲课时从不带教案,讲起课来引经据典,滔滔不绝。有学生逐字对照,竟然一字不错。大家认为教授一定有很多藏书。一天,几个同学相约去教授家,发现书房里几乎没有书。看着他们一脸迷惑,教授笑着说,“你们是先看书后藏书,我是先藏书后‘撕书’”。每读一页,我都把它撕下来,反复看,反复悟,直至完全消化吸收。当书的精髓跟我融为一体之后就把它烧掉。
中华民族是一个酷爱读书的民族。古人写书,常常说藏之名山,留与后世,希望自己的作品能为后人看到,受到启迪。“耕读传家久”,在漫漫历史长河中绵延不绝,生生不息;“诗书继世长”,让书香门第之风传承千载。唐代刘禹锡的“数间茅屋闲临水,一盏秋灯夜读书”,让人感受到阅读时的闲适与宁静。南宋陆放翁的“青灯有味似儿时”,是追念儿时读书的情景。至于流传千古的“凿壁偷光” “囊萤映雪”等典故,“头悬梁、锥刺股”式的苦读,那种对书的迷恋让人心生敬畏。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坚持读书,有多少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哪怕在颠沛流离的日子里,也叮嘱子孙读书。他们博学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的宝贵精神,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智慧源泉。
“书不可一日不读”。周国平先生说,阅读让心灵愉悦;阅读不能升官,不能赚钱,真正的阅读是一种精神享受,会让人变得睿智。
书是不老的东西,是中外圣贤留给我们的宝物,不读书就不知道敬畏,就不知道感恩。著名作家叶广芩说,民族文化需要积累,它的主要部分永远深埋在历史当中,藏于书籍之中。
书该怎么读呢?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一生为了提倡“平民教育”,与旧制度进行了顽强的斗争。陶先生提倡读书,但反对做书呆子。他学校的图书馆就取名叫“书呆子莫来馆”,呼吁人们不能“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读书是一门艺术,读书靠静思。一个没有浓厚读书风气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在后工业社会里,城市的发展会由工业城市过渡到环境城市,最后落实到文化城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的繁荣兴盛,才能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伟大梦想。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当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国家、民族才能充满活力、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