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送戏尹和庄
冬日游花山村六首
国画
细读《临沣寨》
那年那个“失窃案”
书法
儿时过年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细读《临沣寨》

 

◎赵黎

多天来,书桌上摆放着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临沣寨》,作者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中平煤电的董新铎。阅读董新铎的这部长篇小说《临沣寨》,占了我一个半月的时光。

初识董新铎已早,大约是在二十年前。那时候就知道他特喜欢舞文弄墨,众多文章常见于报刊。当时我曾惊讶于他的许多短文章,似乎生活中所有的内容一进入他的内心世界,一番梳理晕染之后,再从笔端流淌出来,就是浓浓的诗意了。想不到他这几年突然笔锋一转,又写了两个长篇。长篇小说《误入夜郎国》曾在文学网站“红袖添香”上连载,小说《临沣寨》是他的第二部长篇,可喜可贺!

这部《临沣寨》令我感动的地方,是小说中所呈现出来的生活真实,是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蕴藏于岁月风雨中的深邃思想和所体现出来的人生哲理。它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植根于当时的人物特性,浸透着作者的心血,是作者经过长期思考和沉淀后,奉献给社会的一部小说佳作。

古村落临沣寨隶属河南平顶山郏县,而董新铎就身在平顶山。这里丰富的历史文化为董新铎提供了深厚的滋养,为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物、精神和灵感来源,也为作品打造了显著的地域标识。这种地域印痕,构成了作者和作品的精神根脉,这个根脉由许多隐性分支组成,包括时光记忆、乡音感情、民族特性和民俗文化等。

《临沣寨》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清朝咸丰年间,郏县临沣寨朱家三兄弟扬州贩盐数载,积下巨额财富。其间,老三朱紫峰捐资河工,谋得汝州盐运司知事一职。后在庆廉谋取河南巡抚之事上有所资助,临沣寨的盐运生意便自此走出汝州辖内之郏县、宝丰、鲁山等地,涵盖河南辖内各州府,达到顶峰。但在同治初年,清廷内斗,牵连朱紫峰,朱紫峰被罢官入狱,加之朱家晚辈与仁义礼智信渐行渐远,临沣寨自此一步步走向没落……

小说20万字,细陈了临沣寨在清朝咸丰至同治年间的风云变幻,还原了当时的社会变迁、风俗民情、传奇人物和生活场景,令人清晰准确而又鲜活地了解了豫中地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除了给人文学的美感享受外,还增加了对民间通俗文化的认识,体现出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董新铎在描写人物成长的过程中,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无疑增加了作品的哲理意味,也增加了人物形象的厚重感。朱家三兄弟明显继承并发扬了“仁义”精神,特别书中重点描写的老三朱紫峰,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他身上涌动着仁的实质、爱的品格、义的精髓。

在描写自然景观时,董新铎抓住了细节,而且达到这样一种程度,即使闭上双眼,也能看到他所描写的场景:朱紫峰来莲花山是为静心,听听松涛,望望林海,看奇峰叠翠,赏云雾轻罩,他独自行走在弯曲的山道上,闻山溪潺潺,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叫,一只野兔嗖的一下从马胯下蹿过,远处传来牧童悠扬的笛声……上述景色的描写,看似不经意地平平道出,实则意态自足。

书中故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人物命运大起大落,尤其是其间感人至深的爱情故事,令人扼腕不已。最后,曾经是中原第一红石古寨的临沣寨被朱家后人在赌场输掉,令人唏嘘。

通篇小说,语言简练、生动、朴实,传达着作者高深的语言素养和驾驭语言的功力。从某个意义上说,《临沣寨》这部作品不仅是一个时代的记忆,一种生活时态的叙述,同时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的宣示。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