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三个关键
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 不断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9年12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推动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周海清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全会《决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也就是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由原来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表述为所有制、分配制度和市场体制等内涵更为丰富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基本定型。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我市发展实际,积极贯彻执行,努力提高对基本经济制度的执行能力,把优越的经济制度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巨大效能。

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我们要探索我市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我市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增强平煤神马集团、平高电气等规模国有企业的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和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壮大我市国有经济实力。要在巩固和发展我市国有经济的同时,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促进着经济社会民生的发展。经过长期的改革开放,非公有制经济已经走入健康的轨道,是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我市要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外商投资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将增强我市发展的总量和动能,推动我市综合实力高质量重返全省第一方阵。

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劳动是创造财富的第一要素。必须突出劳动在分配中的突出地位,坚持多劳多得,着重保护劳动所得,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既要突出劳动,也要关照各方,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激发一切财富创造要素的活力,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让财富创造的源泉极大地迸发出来,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分配问题上,一定要坚持“协调”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

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十九届四中全会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升为基本经济制度。我们要学会在市场经济中发展,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第一,要按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原则自觉划清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把错安在政府身上的手回归到市场身上。第二,要对市场进行监管,既不能让市场形成垄断,垄断必然损害消费者和大众的利益,影响行业竞争和经济发展;也不能让市场出现过度竞争,过度竞争就会浪费资源,降低效率;更要对企业家进行教育管理,保证企业家诚实守信,企业家的失信,会使市场形成一个个的陷阱,形成巨大的破坏力。第三,要健全以公平为原则的产权保护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加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第四,要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实现要素价格市场决定、流动自主有序、配置高效公平。第五,要发挥政府金融管理和银行保险监管部门的作用,加强对我市金融业的管理,推动我市“去杠杆”经济改革,使我市金融具有高度的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提高金融效率,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从我们市级层面看,要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科技创新氛围,鼓励全域全员创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要研究制定支持科学研究、吸引人才的有效制度,制定配套的政策体系,营造适应人才生存成长的软环境,吸引大批高端人才。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大中小企业和各类主体融通创新,尽快形成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积极发展新动能,强化标准引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协同河南城建学院、平顶山学院、平顶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南质量工程职业学院、平顶山技师学院、平顶山市农科院等院所协作研究、联合攻关。也可以以这些院所为依托,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容纳人才,建设创新平台,发挥人才作用。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我市要在结构转型中面向开放培育高新产业,在转型升级中走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提高我市的对外开放水平,要在转型中培育具有新技术主导、有较长的市场生命周期、具有产业带动性的战略性新型产业,产业要站在国家和国际水平上,这是对外开放的根基所在;要有亮丽的平台,可以利用我市的产业集聚区作为对外开放平台。我市的产业集聚区必须进一步优化,提升品位,使之更加突出集中规模、更加突出主业、更加突出科技创新性、更加突出产学研的结合;要优化我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在更大范围内宣传平顶山,叫响平顶山,树立平顶山形象,做好平顶山品牌,为对外开放营造更优的环境。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