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跨界者”小方
窗外有柳
上错车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9月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错车

 

□李伟明

同乡大杨说,朋友老温从外地回来了,晚上一起聚聚,到时他会请人开车过来接我。

下班时,接到电话。来电者自称是大杨的表弟,受大杨之托,正在赶来接我的路上,问我要具体地点。我告诉他在市政中心东大门旁碰头,并请他告知车号。大杨的表弟说,车子是某某颜色某某品牌某某型。我说,不用这么复杂,你还是直接把车号给我就行了。于是,他把一小串数字说了一遍。

几分钟后,来到市政中心东大门旁,果然看见一辆某某颜色某某品牌某某型的小车。瞥了一眼车号,却发现数字对不上。于是,询问司机,小伙子说,他是来接一个客户的,他不知道大杨是谁。

莫非大杨的表弟跑错了地方?赶紧打回电话去,大杨的表弟接了。听说我没看到他的车,他脱口而出:“天哪,你不是在我车上吗?我都快到吃饭的地方了啊!”原来,他几分钟前就已经拉着一个人出发了。

几分钟后,大杨的表弟把车开回来,一名乘客开门跳下来,嘴里连说“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奔向眼前这辆车。大杨的表弟向我解释,刚才那人一看到他的车,就拉开车门上车,坐在后座没吭声,他也就没多问,开了车便走,没想到闹出这么滑稽的一幕。要不是我看了一眼车牌,我们两个等车的人都要上错车了。

我观察过,在等车这个事情上,相对于枯燥的数字,人们似乎更喜欢关注形象的车型、颜色甚至周边环境。又一次,某机构派车接我去讲课。当天是休息日,司机打电话通知我。他不厌其烦地告诉我,车子是什么外表,车子前面停着一辆小轿车,后面停着一辆大货车。我坚定地告诉他,只有车号才让人觉得靠谱,请说车号。

根据车号,准确地在一长排汽车当中找到了前来接我的车。我告诉司机,你刚才说的前后有什么车,其实是个“伪命题”,是特别靠不住的。因为你说的是当时的情形,也许一分钟后,前面或后面的那辆车就开走了。司机回头一看,果然,他在电话里告诉我的那辆大货车,已经悄然离场了。司机是出租车公司的,经常到各地接人,听我这么一说,给我补充了几例他接错人的遭遇。原来,上错车这种情况还不是极个别呢。

只有车号才是唯一的(碰上冒牌除外),才是汽车最有效的识别标志。这么简单的道理,却被很多人忽略了。只因他们未曾多想一层。司空见惯的事,人们总是惯于依习惯、凭印象、靠感觉处理,至于其特征或本质是什么,反而忽略了。

如果拿到工作上来说,这其实就是思维方式或者方法论的问题。很多人一天到晚忙忙碌碌,貌似累得疲惫不堪,工作效果却不敢恭维,也许一年忙到头依然一无所获。这种人如果是个普通员工,还只是自己受累;如果是领导,则不仅累坏了自己,还要累垮手下一帮人。为什么会这样?就是看问题抓不住关键,抓不住要害,一句话能解决的问题,偏偏被他演绎成千万句;轻轻松松能办成的事情,却被他折腾得比登天还难、比造原子弹还复杂。

一个人思维方式的形成,往往来自于日常的点点滴滴,而改变它,也不妨从那些貌似无关紧要的小事做起。当然,首先需要我们对自己处事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有所觉察,有所反思,这样才会自觉克服,主动改进。所以,当自己被各种事务累得够呛时,当部下被工作折磨得怨声载道时,我们或许有必要想想:自己施行的做法,是不是最科学有效的?除此之外,有没有更合理的解决方式?

避免上错车,请报车牌号,事情就这么简单。举网提纲,振裘持领。抓住根本,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复杂。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