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治理校外培训乱象 多措并举方能长效
共治共建,还孩子真正的童年
爱心助学,种下温暖和希望
开启青春新起点
惩戒
投资教育不仅仅是砸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8年8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治理校外培训乱象 多措并举方能长效

 

话题背景

今年6月,我市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四部门联合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活动,并将569家存在安全隐患、无证无照或有不良办学行为等问题的校外培训机构列入黑名单,予以公布。

与此同时,专项治理办公室对陆续接到的教师有偿补课或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办班等举报进行明察暗访,查处13名违规教师,并对私自办理的辅导班、幼儿园依法进行取缔,把收取的费用如数退还给家长。

8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这是第一个在国家层面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系统性文件,对于构建长效机制、规范培训秩序、维护良好教育生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外负担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教学质量是关键

谭仁和 (安培中心家属院)

如果说规范校外培训是治标,那么提高教学质量则是治本。缘何如此?学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和丰富的教学资源是培训班无法比拟的;加上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远比在培训班学习的时间长,完全有能力把学生的成绩提上去。成绩上去了,谁还会花钱进培训班呢?

要提高教学质量需多管齐下:

作为学生家长,有责任、有义务教育自己的孩子遵守校规、尊敬老师、团结同学、用心听课、不玩手机,这是对一个学生的起码要求。身为老师,要爱岗敬业,认真按教学大纲要求备课,讲好课,不能以减轻学生负担为借口对关键知识点“留一手”,使学生在无奈中走进培训班。有的老师甚至办有培训班,此举有愧师道尊严。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提高教学质量,应建立相应的长效机制,比如充分发挥督学的作用,教师之间要互相听课,取长补短;校领导也要常下去听课,组织观摩教学,营造良好氛围;经常召开家长会,改进教学工作,一旦发现有老师“留一手”应严肃处理。

以上诸条若能一一落实,学生进培训班之风想必会得到有效遏制。

规范校外培训需多方发力

刘勤 (市第二高级中学)

近来,市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四部门针对民怨较大的校外培训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可谓深得民心。

有一种现象比较普遍——家长看到别的孩子都报了辅导班,唯恐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论孩子需要与否、合适与否就也报班,加重了家庭的经济负担不说,还会导致孩子滋生厌学情绪、身体素质低下、近视率攀升……现在四部门联手排查、治理校外培训机构,并且公布了“黑白名单”,相信这一举措会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家庭经济负担,为中小学生减负,还孩子正常、健康、快乐的童年,可谓“一箭三雕”。

当然,社会办学并不是不可以,不过不是干扰和影响学校教育,而是应当作为学校、家庭教育的补充。也需要家长对此有清醒的认识,不是孩子报的辅导班多了就一定学习好,孩子的健康成长也不仅仅只是学习成绩好,需要德智体美劳多方面发展。此外,学校也要加强师德教育,让老师把教学重心放在课堂上,提高课堂质量。

政府、老师、家长都不能松懈

刘选启 (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如何让校外培训走向规范,笔者认为应从三方面着手,具体说就是“部门强监管,教师讲师德,家长学生不盲从”。

部门强监管。政府部门要严格审批校外培训机构,从源头上把好质量关;对那些违规违法的培训机构重拳出击,严肃查处,不能任其泛滥。与此同时,要严格管控教师在校外机构任课这一情况,对违规者视情况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以儆效尤;建立健全举报监督制度,促使学校和教师遵规守纪,让违法违纪者无处遁形。

教师讲师德。“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这个职业之所以神圣,就在于其不仅能够教给学生知识和技能,教学生如何做人、做事,而且能够做到为人师表,成为楷模。然而,现在个别教师在课堂上不讲不教“真经实招”,培训班上却大讲特讲“真传秘籍”;无利时课堂上“留后手”,有利时培训班上“和盘托出”……这些都与师德相去甚远,值得警醒。作为教师,应该在课堂上下功夫,让学生在学校把知识学通弄懂。

家长学生不盲从。家长们都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是孩子出现偏科后,就急于报名参加校外培训。有的甚至是“前排观众”站起来了,“后排观众”也只好站起来,至于能有多大效果则很少考虑。所以,规范校外培训不仅仅是政府、学校和教师的事,作为家长,也要摆脱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焦虑,克服从众心态,不盲目攀比报班、不额外增加孩子负担。

教育不能逐利

田晓泉 (卫东区教体局)

双休日或者寒暑假,经常会在马路上遇到单个或结伴的小朋友,背着书包或者手里提个兜儿,一看就知道是去上培训班或特长班的。出于职业习惯,我的目光完全被他们吸引过去。我发现很少在这些孩子的脸上见过笑容,他们或步履匆匆,像前面有条无形绳索在牵引;或步履缓慢,仿佛双腿被灌了铅。

孩子走在求新知、探未知的路上,应该是蹦蹦跳跳、欢声笑语的,而不是愁眉不展。最近我看到一篇文章,里面写道:从公元前287年阿基米德开始算,2000多年中国居然只出了一个最伟大的发明家——东汉的蔡伦。

如何真正成为学校教育的补充,挖掘孩子的潜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才是校外培训机构应该考虑的问题,如果仅是把教育作为逐利的工具,那么对国家、民族而言,是莫大的悲哀。

微观点

张军停(郏县李口镇):这次市教育、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商四部门联合开展的深度排查校外培训机构行动,不单是规范、整顿市场乱象的必要举措,更是顺应民心之举,得到了家长的赞同与支持。此次行动亮点频频。比如说,公布“黑白名单”充分保障了家长的知情权、选择权,避免使其盲目跟风,花冤枉钱;查处违规教师,并对私自办理的辅导班、幼儿园依法进行取缔,把收取的费用如数退还给家长,相关教师将接受进一步处理。动真格,出重拳,值得点赞。

庞振江(平煤股份二矿):我的孙子今年初中毕业,被一所还算理想的高中录取了。孙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参加的校外培训班不计其数。因为儿子想让他的儿子上一所好的学校,自知拼爹、拼经济实力不中,那就得靠分数、凭成绩,到校外培训班“加餐”不失为一条简单易行的出路。抱有这种思想的家长不在少数,这也是校外培训班疯狂生长的原因之一。如何破解这种困局,平衡各个学校的教育力量,消除家长担心学生上不了好学校的忧虑,希望能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

刘云海(浙江省淳安县):校外培训并非洪水猛兽,它的出现本没有错。在时间、精力、经济和意愿都允许的情况下,让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兴趣培训班也并无不可。当前,几乎每个适龄小孩都参加着或参加过一个或几个兴趣班,这样的兴趣培训让孩子多了一些基本技能,为今后的人生之路多样化奠定了基础,也使得自己的课外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不过,就像麻将和扑克本是一种娱乐方式,一旦披上赌博的外衣就变味了一样,校外培训本来也是一种陶冶情操、培养技能的途径,一旦与“超前抢进度、超纲加难度、提分靠刷题”和逐利等联系在一起,就脱离了其本质。因此,对校外培训的管理关键不在于清理,而在于规范,让校外培训发挥应有的作用,而不是成为“魔鬼训练营”、赚钱工具。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