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我国农村改革的光辉历程与基本经验
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铸魂作用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8年7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 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周海清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对党的三农工作思路的最新概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必将推动农业发展质量不断提升,农业农村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其中,生态宜居不仅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更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生态宜居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按照生态宜居的要求,整治农村污染,提升我市农村人居环境,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教育农民确立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环保意识是人类思想的先进观念,是从思想的深层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的科学认识,它的产生是人类意识进化的新表现。环保意识决定人类的环境行为,包括环境保护行为和环境修复行为。树立正确的环境意识,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具有思想支撑作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对农民的环境保护教育,通过思想的转变,树立正确的理念观念,端正行为,自觉保护环境,做乡村环境的建设者、保卫者、美化者。

做好乡村规划。我国乡村普遍存在着规模小、布局分散、村庄类型多样化、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大的特点。造成村庄的规模、分布密度、生产能力、经济效益及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等各不相同。不管村庄大小,都要有整体规划。乡村规划要体现美丽乡村的基本特质,体现当地的自然生态景观,体现当地的文化传统习惯。简单地说就是不能在没有规划的地方建房,不建功能不健全的房,建房必须考虑排污系统。要划清住宅和责任田的边界,严禁在责任田里建造住宅。要加大清理违章建筑力度,特别是要清理沿路沿田的违规建筑。在坚持农村基本土地政策的前提下,灵活创新。有条件的地方应该引导拆小村合并大村。要整合调整宅基地,以解决空心村问题。

大力普及沼气工程建设。沼气工程技术是一项以开发利用养殖场粪污和生活垃圾为对象,以获取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为目的,实现农业生态良性循环的农村能源工程技术。沼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可再生能源,是一种优质、卫生、廉价的气体燃料。发展农村沼气事业,推广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民得到实惠,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循环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有利于节能减排,是解决我国农村能源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有效缓解农村生活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吸收污染,净化环境;有利于提高资源有效综合利用率,沼气可做燃料,沼液可做农药,沼渣可做肥料。从实践看,利用沼气,可以大大减少生活垃圾转运量,减轻农村环境压力。

掀起乡村的厕所革命、厨房革命。农村污染的关键点在厕所和厨房,治理的难点也在于此。厕所和厨房是衡量乡村文明的重要标志。根据笔者的调研,厕所依然是农村基础设施的短板,关键是观念和意识问题,存在的问题很多:目前农村农户还没有彻底消灭旱厕,并且没有专人清理,往往是脏不堪睹。有些改造的水冲厕所,因为没有排污系统而使污水弥漫着奇臭,四处漫流。厨房也存在着相似的问题,水厨没有结合,污水四处溢流,形成污染。解决这个问题的重点在于要求农户在建筑盖房的时候,必须建造沉淀化粪池,然后再与村镇的排水排污系统相沟通。最好是在农户之后村镇统一再建若干个沉淀净化池,在此基础上,做好村级水道管网建设和农村污水处理。

重视绿化美化工程建设。我市大多乡村街道不规则,街道两旁没有预留绿化余地。供电线路、通信线路架设零乱无序。要提升乡村形象,就要进行街道整治,拓宽取直。在各村的主街道上要统一种植绿化树木,种花植草,适度建造绿化带。有条件的村要安装路灯,搞照明工程;要依托村镇党群服务活动中心修建文化广场,要利用这个阵地开展政治宣传、道德教化、技术推广、体育娱乐等有益活动,使文化广场起到主阵地作用,更要使之起到美化绿化的示范带动作用。村庄美化绿化了,村民的卫生文明习惯就容易养成,卫生文明程度就会逐渐提高,乡村文明提高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就有了文化氛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