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教育
3上一版  下一版4
 
争创“绿色健康诚信单位” 助推学校发展
我市部分学校开展冬季安全检查
市十六中“师徒”同上一节课
平顶山技师学院学生做好事不留名
我市学校纷纷开展冬至主题实践活动
市财经学校驻村第一书记为五保老人送饺子
市财经学校“春风行动”启动
平煤幼儿园举办迎新年合唱比赛
市二高教科研活动月结硕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2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顶山技师学院学生做好事不留名

 

“非常感谢他们。老师,无论如何您也得帮我找到他们……”

12月18日上午9时许,平顶山技师学院来了一位“客人”。这位家住市区东风路的李女士,将一封情真意切的感谢信送到学生处,一个劲儿地道谢,并再三央求老师们帮她找到3名做好事不留名的学生……

经过老师们的仔细询问和查找,李女士终于见到了这3名同学,他们分别是1720班学生余勇哲、朱俊超、吕文彤。李女士紧紧地握着学生的手,一个劲地道谢。在李女士的讲述中,老师们终于了解了事情的经过。

12月14日晚8时许,余勇哲、朱俊超、吕文彤在该学院南门偶遇喝多了的李女士家属。当时天寒风大,李女士家属醉酒无法回家。3位同学见状,将其送至家中。他们做了好事不愿留名,在李女士的强烈要求下,他们只留下了一个电话号码。于是,李女士找到学院,当面向学生们表达谢意。

一滴水能折射太阳的光辉。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说,余勇哲、朱俊超、吕文彤的行为并非偶然。11月13日上午,湛河区轻工路街道办事处职工汤涛带着感谢信和锦旗来到该学院,称赞学院培养出了乐于助人的“活雷锋”。

原来,11月5日傍晚6时许,汤涛骑电动车回家,行至市区北环路上徐村加油站路口时,突感身体不适,倒地不起。危急关头,途经此地的该学院学生李晓哲立即伸出援手,及时联系到汤涛的家人,并骑电动车载着汤涛赶到附近路口拦车送其回家。当汤涛及家人问其姓名及联系方式时,李晓哲一直不肯说,后经汤涛家人多方打听,才找到了他。

“当时看到伤者躺在地上,我也没想太多,就想着赶快帮他一把,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李晓哲用质朴的话道出了他当时的想法。

“虽然社会上流传一些‘扶人反被讹’的负面消息,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弥足珍贵。当我们的学生遇到危急情况时,仍然决定施以援手,做好事不留名,弘扬了助人为乐的社会正气。”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说,李晓哲等同学的义举除了良知之外,更在于素养,这种素养不仅来源家庭的教育和自身的磨炼,更来源于学习环境的造就。在平顶山技师学院,学生的社会公德教育已成为常态,小到每周每班开展的主题班会教育,大到院团委组织的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工匠精神”道德专题讲座等,学院为师生们营造了一个积极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形成了倡新风、树正气、互帮互爱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进一步促进了全院学生素质的大提升。

近年来,该学院广泛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等活动,真正将“把每一位学生放在心上”,典型人物、感人事例不断涌现,不管是带领学院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为社会做贡献的“鹰城好人”程相斌老师、工作兢兢业业身怀六甲仍在暑期坚守岗位的李咏蕙老师,还是师生们捡到饭卡水卡、拾金不昧主动寻找失主的好人好事,温暖人心的事迹每天都在上演,和谐相处、互相帮助成为随处可见的风景。

“德是根,物是花,厚德才能载物。”在该学院大力倡导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争做好事,校内外“雷锋”无处不在。他们用爱心传递正能量,用行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做好事不留名的学生是有责任有担当的青年,他们是学生们学习的榜样,更是学院的楷模。”该学院相关负责人说。

(本报记者邢晓蕊 通讯员 姚玮玮)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