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候鸟南迁
不去放大痛苦
永不放弃闪烁
何必争短长
一碗玉米糁
书法
书味似茴香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永不放弃闪烁
——记国家一级演员、市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崔银龙
 

◎李河新

舞台上,语言活泼风趣,形象憨厚朴实,他厚重而不失幽默;生活中,勤奋好学,和蔼可亲,他谦虚而不失仗义。从小品《邻居》《如此孝心》到《高效率的爱》,他的演出获得了观众的高度赞赏,给观众带来了无尽欢乐。从艺的道路上,他时刻牢记“人比钱贵,德比艺高”八个字,力争把最好的作品奉献给父老乡亲。

“能为老百姓奉献欢笑,送去艺术享受,是我最大的幸福。”他就是国家一级演员、河南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平顶山市曲艺杂技家协会主席崔银龙。

故乡,成长的沃土

“美丽的夜色多沉静,草原上只留下我的琴声,想给远方的姑娘写封信,可惜没有邮递员来传情……”出生在新疆伊犁建设兵团可克达拉的崔银龙,与农场其他同龄人一样,是听着《草原之夜》这首歌长大的。

童年时代的农场连队,没有几栋像样的房屋,刚开垦的土地盐碱遍地,地里的苇子盖住了庄稼,下地劳动的强度非常大,挖渠、翻地、播种、锄草……汗珠子掉地上都能摔八瓣儿。出工收工的路上都是厚厚的白碱土,一脚下去灌满了鞋。即便是在这样的日子里,大家还是常聚在一起吹口琴、唱歌。受父老乡亲和新疆歌舞的影响,童年时期崔银龙就能歌善舞,显现出了非同一般的艺术天赋。

高中毕业后崔银龙就不再上学了,下农田,当教师,做演员,开汽车……爱好文艺的他走到哪里,就把歌声带到哪里。痴迷于艺术的崔银龙,并没有把自己的天分淹没在似水流年中。他心里只有一个梦想,去艺术学院系统地学习。小小的愿望就像一簇火苗,时时燃烧在他的心中。

生活,终于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大门。1984年,通过自己的辛勤努力,崔银龙如愿考入西安艺术专科学校。对于他来说,每一次学习机会,都是人生难得的机遇。老师非常赏识这个勤奋上进的学生,三年表演学习生活,快板书、相声、舞蹈、器乐,崔银龙样样在行。1988年毕业后,他随父母来到平顶山,从此,与鹰城大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理想,照亮前行之路

从西部边陲小镇可克达拉来到平顶山后,人生地不熟,崔银龙和妻子在一家不景气的企业工作,当时小两口工资加起来一百多元,光租房就用去了大半,还有一个三岁的孩子要养活,他和妻子不得已做些小买卖维持生计。

迷茫、困惑的时候,崔银龙便坐在家门口的木凳上,手拿长笛,吹起思乡的夜曲。他清楚地记得,故乡可克达拉的土地是贫瘠的,但又是充满血性的,这片土地上回荡的歌声,常常让人们把苦难看作是生活的磨砺,让人们从苦难中看到希冀。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苦难的岁月不但没有把崔银龙的信心摧垮,反而练就了他超强的耐力和承受力。

虽然贫穷,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求。盛夏的夜晚,他不顾蚊虫叮咬,摇一把蒲扇,读书熬到深夜;寒冬腊月天,他用冰冷的水洗把脸来提神。创作中一小段文字他琢磨来琢磨去,写了改,改了写,记不得熬过了多少个长夜。为了提高写作水平,探求曲艺创作真谛,他购置了大量书籍,《中国文学史》《中国戏曲史》《近代曲艺论文集》……认真研究和借鉴,记下了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为提高自己的写作功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提高表演能力,他四处拜师学艺,求取真经,甚至把新疆带来的十多公斤毛线拿去卖钱,请老师们小坐,与各路高手“华山论剑”。

80年代中期,春节联欢晚会上,小品因其活泼、诙谐的表演形式备受观众的喜爱。朱时茂、陈佩斯、赵丽蓉、巩汉林等一大批小品明星脱颖而出,小品这个新的演艺形式空前火爆。

好动脑筋的崔银龙如同黑暗中看见了一盏明灯,开始了小品的探索之路。工作之余经常编写小段子给工友们表演。走到哪里,哪里就是笑声一片。1990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平顶山市举办的一次相声小品大赛上,崔银龙自编自演的小品《考演员》获得了优秀奖。精彩的表演夺得满堂喝彩,他也被台下诸多名家看好。亲手创作的小品首次得到肯定,崔银龙对小品的热爱被激发出来,此后他由原来的快板书、相声表演转变为演小品,并由此而一发不可收。

小品,觅得人生转机

有了坚定的理想,就等于给梦想添了一对翅膀。

1997年,为了迎接香港回归,河南电视台和香港卫视联合举办了一场文艺节目,编导组慧眼识珠,特邀崔银龙参加小品演出。因为面对全国现场直播,语言要求特别高,崔银龙早年在新疆度过,参加工作后才来到内地,普通话说得不过关,河南话更不地道。时间紧迫,导演下了最后的通牒——语言过不了关,节目就取消。

一个饥渴的孩子,怎肯放弃这样珍贵的机会?他给小品的每个字都注上拼音,靠着自己的倔劲儿死记硬背,每天一觉醒来开口就练,一天练十几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登上了梦想的大舞台,在观众热烈的掌声和欢快的笑声里,崔银龙再一次看清了自己未来的路在何方,理想的帆迎风高扬。

一个人的成功,不但得益于天分,更得益于近乎偏执的勤奋和努力。

1998年初,崔银龙得知中央戏剧学院要开办三个月的小品表演学习班,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认定目标就行动,他从亲友处借得数千元钱前往北京。三个月的学习让他受益匪浅,小品表演有了质的飞跃。也就在当年硕果累累的秋天,他参演的小品《新婚之夜》获得中国曹禺戏剧奖二等奖,令人刮目相看。更值得庆贺的是,1999年他调入平煤文工团,成为一名专门从事小品表演的演员。他每年抽一到两个月时间去北京学习培训,连续十年。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进入平煤文工团以后,火热的矿工生活激起了崔银龙的创作灵感和表演激情,他决心用更好的作品来表现鹰城、反映矿山生活。为了让表演更真实,他广交朋友。演矿工,他就深入矿区和矿工交朋友;演聋哑人,就去聋哑学校,和聋哑人交朋友;演收破烂的,就去废品收购站和破烂王交朋友。

勤能补拙是良训。从此崔银龙迎来了收获期,2001年他参演的小品《送礼》获中国第十一届群星奖;2001年参演的小品《安排》、2002年参演的小品《无名小工》、2003年参演的小品《高效率的爱》、2004年参演的小品《霸王合同》分别在第八、九、十、十一届中国曹禺戏剧奖中获得一等奖……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凭借自己的悟性和毅力,崔银龙走出了名堂,走向了成功。

家,永远的港湾

崔银龙和妻子侯爱玲可谓是青梅竹马。两人的父母都是从河南到新疆支边的青年,儿时两家关系特别好,谈起他们的婚姻还有一段插曲呢。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崔银龙让爱玲给他介绍对象。他等呀等,一个月过去了,两个月过去了,还是没信儿。实在忍不住了,他就问爱玲:“你给我介绍的朋友呢?”爱玲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就这样,崔银龙用自行车把爱玲带回了家。

几十年的婚姻生活,火热浓烈的爱早已化为相濡以沫的亲情。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一年到头,崔银龙待在家里的时间愈发屈指可数,这一切,爱玲都无怨无悔。

有些爱,言语未必能表达;有些话,不说出来爱人也会懂。他和朋友举杯豪饮,她总是给足面子,不埋怨一句;他出差在外,她打扫整理,把家里布置得温暖干净;他出差回来一身疲惫,她给他准备热毛巾,还不忘打盆洗脚水;他在外面受了委屈,回来她都能开导、化解;她每年都定期陪他去做体检;夜深人静时,他还坐在电脑旁赶写小品稿,她端来一杯枸杞茶……

所谓永恒的爱,大概就是牵着彼此的手从红颜到白发,从花开到花落。崔银龙说,爱玲的好几天几夜也说不完。而如今,这爱比恋爱时不知扎实了多少倍,是贴心贴肺的呵护。

女儿崔佳说:“生活在这个家里,我觉得特别幸福。爸爸妈妈感情很好,在我的印象中他们很少吵嘴、红脸。在艺术的追求上,不论是鲜花还是泪水,妈妈永远都支持着爸爸。”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崔银龙的小品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多观众的认可,是因为他的作品贴近生活,贴近人的心灵。崔银龙坦言:“曲艺作品要‘上去’,演员要‘下去’。”他经常到厂矿、农村、学校、军营,为群众义务演出。从不计较报酬,也不攀比待遇,只要群众有需要,他都义无反顾地前往。田间地头、高炉平台、矿井架下,到处都留下他憨厚朴实的身影和激情奔放的表演……辛勤的付出赢得大家的称赞,大家都亲切地称他“崔哥”。如在某个饭局,有熟人、朋友吆喝:“崔哥,整一段来助助兴!”崔银龙也毫不犹豫地就给大家表演一段,幽默滑稽的表演让大家捧腹大笑。

近几年,慕名向崔银龙拜师学艺的人很多,他也毫不保留地将自己毕生所学传授给这些喜爱艺术的后辈,而且收了九个徒弟作为传承人,此外还无偿开办了平顶山曲艺公益培训中心。

散落的星光,小而明亮,即使没有耀眼的光芒,也依然能向人间播撒属于自己的温暖。崔银龙说,艺术创作是艰辛而痛苦的,但自己愿做小小的一颗星,永不放弃闪烁。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