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所有点评都给力
人活一口气
远去的书信
濯磨半世写“瓷”章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7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所有点评都给力

爱 梅永存 摄
 

◎曲令敏

感谢编辑,《一晌清欢》是我所有集子中最精致的一本。虽然书中文章真正让自己满意的不过三分之一,但精美的版式让我实在忍不住寄给不曾谋面的网友。有回复的,也有不回复的,更有看了失望连我的博客也不再关注的。真真是可惜了我的快递费……

近日,因为汪曾祺先生早年的一封书信,我和汪家才女汪朝有了联系,她的读后感是这样的:“好久不能连续读一本书了,把你的《一晌清欢》好歹看完了。坦率说,没有以前的文章好了,尤其前半部分,应该叫《怨妇笔记》,算来那正是你更年期和次子青春期的同步时间,看得我好沉重。现在好多了吧?不过跟孩子的关系过于密切也不好,日后又有别的不适应。”

这个点评非常中肯,贴心贴肺。为了这本书而对我牵肠挂肚,汪朝通过微信传给我很多好文章,有心理学的、哲学的、社会学的,都是对症下药的良方。我不得不再次承认,仁爱与善良的基因是会遗传的……

这番话让我反思:多少年了?追着物质生活这顶破毡帽跟头流水,我就像一个陷身滚滚洪流中的漂浮物,混迹于泡沫塑料、饮料瓶,还有鬼知道什么来头的各色碎片之中,张皇失措的时候多,沉静安然的时候少。对于这本书,我不否认我有披肝沥胆的诚恳,但是,对于一个作者来说,只凭这一条是远远不够的。

真相往往让人沮丧。一番思省之后,我忍不住寻出两条观点不同的,给自己原本就不饱满的自信补充一下能量。

“姐姐的文字熟撑,丰腴,剥开一层,滋滋有味;翻展一页,春蕊夏花一样蓬勃勃、脆生生……”

“印象极深的是姐姐劲道的文字功底和热乎乎的情怀。《一晌清欢》里,成长的痛和进步的乐,我是深有体会的。”

山东文友锦书来这两个评语,我相信也是掏心窝子的话。人隔千里,从未谋面,她没有必要拿好话哄我。这本书的第一单元《青春期》,有血有泪,确实是从一个母亲的心上撕下来的。私心杂念是有的,一是十多年前出版的母子三人书——《地板上的母亲》,电子版至今仍在流传,还有盗版。《青春期》是母子三人书的续篇,肯定会有读者。二是上本书写了哥哥,这次让与之截然不同的弟弟也露个脸儿,算是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力挺吧。坦白地说,写上本书我是坐在地板上,写这本书我已经匍匐到尘埃里。90后的孩子与80后不可同日而语,作为一个年过半百的50后母亲,我不得不在各种绝望与撕扯中,逼着自己重回生长季。这对于同样身在纠结中的母亲,助益是不言自明的……从这个角度看,我认同锦书来的观点。

再抄一条,是好友王连明发过来的,他的观点独出机杼:

“你的书,看上去冒着热气,实则是一杯冷饮。绮丽的文字下面,是一片泥泞的情感。一晌清欢,其实是一阵麻醉。写家事是倾诉,写闲情是自语。那些文字显现的,是灵魂出窍的游踪。序中说,别人梳妆,你梳理生活。其实你不梳妆,也不梳理生活。因为你不在身体里,也不在生活里。哈哈,在哪里?我不知道。”

深刻,犀利,和汪朝一样不留情面,一语中的。但是我不得不承认,王连明的评论点到了书中时隐时现的那根生命之弦。从生活与情感的积累,到文字的发酵,再到借由文字逃离肉身的情不由己,都给他一语道破。这是美学的角度,也是哲学的角度……

我实在不知道《一晌清欢》中哪里是仁哪里是智,所以不敢用见仁见智界定什么。算来这本书出版发行已经半年多了,我在众多帖子里拣出这几条,对自己是一种激励,对耐着性子读这本书的网友也算是一种答谢吧。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