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公车统一张贴标识,并公布监督举报电话,让老百姓方便辨别和举报。当前,公车改革正向深处推进。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带好头,一律按不低于5%的幅度压减一般性支出,决不允许增加“三公”经费,挤出更多资金用于减税降费,坚守节用裕民的正道。我省、我市推行公车标识化,是公车改革的重要一环,也是对中央部署的落实和对群众呼声的回应。
一纸标识,将促进公车的规范化使用由自我约束转为外部监督。对公职人员来说,这将是一道无形的紧箍,有助于破除他们私用、滥用公车的侥幸心理,增强自律意识和风险意识。就执政理念而言,此举体现了政府公开透明的工作方式和主动接受监督的诚意勇气。更重要的是,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基础上,鼓励群众举报和监督,有助于形成全民监督氛围和构建立体监督体系。因此,必须为公车标识化点赞!
然而,一标之识并不能一劳永逸。于公车改革而言,完善监管方式仅仅是第一步。实际上,举报渠道是否通畅,被举报的违规行为能否得到及时处理……这些才是大家最为关注的。如果面对群众的举报只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那么所谓的监管也只是徒有美名罢了。笔者认为,有关部门不妨建立公车私用曝光平台,对出现公车私用的车辆和干部予以曝光,并及时向群众公布调查过程和处理结果。这样,才能保持群众的监督热情,也才能更好地提升政府的公信力。
究其根本,公车私用的背后,主要是特权思想在作怪。因此,在强化外部监督的同时,还应加强党规法纪教育,严肃执纪问责,从源头转变一些领导干部公器私用的观念。如此双管齐下,才能真正遏制公车私用的不正之风。(榴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