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庆祝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生活变化看今昔 芝麻开花节节高
四处组织货源,一月在家待不了几天
难忘舞钢公司第一炉钢水出炉那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难忘舞钢公司第一炉钢水出炉那刻

讲述人孔庆利 本报记者 杨德坤 摄
 

“出来了!出来了!”在短暂的屏息静默之后,在场的百余名工人和来自冶金部、北京钢铁设计研究院、国防科工委以及省、市相关部门的领导望着滚滚涌出的“火红金龙”,发出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1986年6月底的一天,舞钢公司建成后从电炉中流出第一炉钢水。这一天,让党育华、郭玉良等10万建设者永生难忘、备感欣慰。

上世纪70年代初期,来自冶金部第六冶金建设公司的9000名干部职工、全国钢铁战线的3000多名技术精英和我省中部11个县的74000名民兵及全国其他战线的30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组成10万建设大军,肩扛手提、人拉马驮,从舞钢市马鞍山到平顶山矿区、姚孟电厂的近百公里土地上,围绕舞钢公司(现称河北钢铁集团舞钢公司,下同)兴建,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气壮山河的平舞工程大会战。在那一穷二白的时代,没有技术、没有现成的钢厂可供参观,科技人员利用跟随国家领导人出访的机会,用脚步丈量国外的轧钢机,回来后根据记忆设计出了我国首台4.2米“轧钢机之王”,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特厚钢板的历史。

党育华,时任平舞工程大会战郾城民兵团战地记者、女子连连长。

“舞钢公司建设初期,缺水、没电、道路不通,刮风天飞沙走石,雨雪天泥泞不堪。女子连全是20岁上下的姐妹,她们丢掉娇弱,无怨无悔地投入工程建设中。”今年70岁的党育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难掩激动,为了不打扰当地群众,女子连和所有参建人员一样住在自己用草苫搭建的工棚内。工棚四面透风,“冬天外面下大雪,棚内下小雪,早晨醒来被子上往往是一层薄雪,而到了夏天,烈日又将工棚晒透,蚊蝇乱飞。”物资匮乏的年代,吃的更是不讲究,“整天就是粗面馒头蘸蒜汁,或者是按照配给制发的萝卜、白菜等。”

在党育华的带领下,女子连和男同志一样,修路、开矿、拉沙、抡钎、打眼、放炮……“当时一个叫武好英的姑娘,20岁出头,施工中被石头棱角划破了小腿,鲜血直流,送到卫生队缝了七八针。我当时安排她去炊事班帮厨,可就在我们出发上工地的时候,她一瘸一拐地又赶了过来,并坚定地说‘轻伤不下火线’。”

1971年夏,郭玉良担任平舞工程大会战民兵师许昌民兵团二营二连指导员,他印象最深的是一次连着三天三夜的建设场面:“这三天时间,是大会战中的大会战,是大决战中的大决战。”

“我所在的二连主要任务是配合第六冶金建设公司一公司建设轧钢厂主厂房,50平方米左右的坑基一个挨一个。民兵们一镐镐地挖坑基,整整挖了一年半时间。”郭玉良说,坑基挖好后,二连就又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浇筑轧机基座的战斗中。

当时正值7月中伏天,距地面12米深的基座坑底白天最高温度达到45摄氏度。“这项工作必须三天三夜完成,中间不得停顿。”据郭玉良回忆,浇筑工作开始时,因为当时没有大型搅拌站,也没有水泥罐车,只能靠小的搅拌机来搅拌混凝土。每个搅拌机前都放一个台镑,由六冶建设公司的一个师傅掌握配比,每次每种物料都要过秤,搅拌机围满基座四周。“当时配合六冶浇筑轧钢机基座的民兵总共有3000多人,加上六冶一公司的人等,差不多有四五千人。每三个人一辆水泥沙专用翻斗架子车,一人驾车、两人助推。所有人都是三班倒,人歇机器不停,三天三夜,每人只有晚上轮流睡一两个小时。尽管是靠人工掺和的沙浆,但没有出现一丁点的‘狗洞’和‘蜂窝’,后来验收完全合格。”

今年54岁的孔庆利,十来岁起就随父亲从辽宁鞍钢、包头钢铁公司一路支援国家钢铁建设来到舞钢,1984年从舞钢技校毕业进入舞钢公司,1986年6月参与舞钢公司第一炉钢水生产,2013年从公司车间主任的特殊工种岗位离职。

提起第一炉钢出炉的经历,当年担任炼钢助手的孔庆利记忆犹新:“当时,记得是要为即将到来的七一建党节献礼,所以工期排得比较紧。”“为保证不出瑕疵,公司那一段时间连着几天几夜都是特意安排了‘双班’人马。虽然那时候技术经验不足,但是准备得还是很充分的。”

令人没想到的是,在实施部件水冷的过程中,一名工人不小心把水漏进了炉膛,“一下子,大家的心都悬了起来,水与耐火材料‘水火不容’,直接影响着电炉的冶炼生产,不得不把炉膛内的耐火材料等全部拆掉。”然而,这个75吨的国内“电炉之王”仅耐火材料就用了100多吨,拆除重装谈何容易。公司立即召开协调会,火速召集50多人投入战斗,连夜奋战了20多个小时,“没有机械全靠人工,硬是把炉子内一块块重达数十斤的耐火砖等一一搬出,全部拆除后再重新更换。”第二天凌晨5点半左右,令全国人民关注、寄托着无数钢铁人梦想和期望的舞钢公司第一炉钢水顺利出炉……

今年70岁的李炳镇是舞钢公司企业报《舞钢报》的记者,他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为了完成采访,我从出钢水前的几天就不分昼夜地在炉子旁蹲守。为了不错过新闻点,瞌睡了就用针扎一下自己,并不时往脑门上抹清凉油。”

“出钢水那天,人山人海,静候历史性时刻的到来。现场拉有警戒线,救护车、消防车等严阵以待,那阵势不是一般的大。”李炳镇说,“第一炉钢水出来的时候,人们欢呼雀跃,很多人激动得流下了热泪,车间外噼里啪啦响起了鞭炮声。”

李炳镇连夜写出了通讯报道《难忘“86·6”》和诗歌《钢之歌》等作品,并马不停蹄地赶往当时的平顶山印刷厂校对印刷,为见证这一神圣时刻留下了永恒印证。

□讲述:党育华 郭玉良 孔庆利 李炳镇 □整理:本报记者 杨德坤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