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庆祝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生活变化看今昔 芝麻开花节节高
四处组织货源,一月在家待不了几天
难忘舞钢公司第一炉钢水出炉那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7年6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活变化看今昔 芝麻开花节节高

◀2017年4月1日拍摄的寺沟棚改新村。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1957年12月5日,一矿动工兴建,设计能力为150万吨/年,1959年12月25日投产。图为寺沟矿工居住区。
姚剑宝 提供
1993年4月,磁卡电话投入使用。本报记者 李志勇 摄
上世纪60年代的公交车。姚剑宝 提供
◀1957年,在诸葛庙小学当教师的张淑琴被评为“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开会当天她拍下这张纪念照片。其时,22岁的张淑琴一头短发,身穿碎花小棉袄,佩戴披肩,脚上是时尚的黑皮鞋。
本报记者 李志勇 提供
如今,手机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报记者 牛智广 摄
去年我市引进第一批纯电动公交车。本报记者 李志勇 王尧 摄
走在鹰城街头的现代女性。本报记者 姜涛 摄
 

登上山顶公园向南眺望,一座绿树掩映、规模宏大的住宅小区格外引人注目。它,就是平煤神马集团一矿寺沟棚改新村。

60年前,数万建设大军从四面八方会聚平顶山脚下。当时,他们和家属就在新村的前身——寺沟工人村居住。以前,这里瓦房简陋、小巷逼仄、门窗斑驳、庭院凌乱。

60年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上世纪90年代,住房改革的东风吹到鹰城,一栋栋商品房、安居房、保障房拔地而起,在改善市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也扮靓了城市容颜。2008年,昔日破败凋敝的寺沟工人村也变了模样。

建市初期,无论是上班还是外出办事,最主要的交通工具就是随身携带的“11路”。因为,当时的城市公交不仅线路少而且车况差,坐车难受,等车难熬。进入新世纪,“零污染”的电动空调车代替了“冒黑烟”的燃油大客车,新线路延伸到城市的东南西北。

通信是维系亲情、友情、爱情的重要纽带。60年来,我市通信工具经历了逐级转接的手摇电话——邮电局里的长途电话和电报——寻呼机——手机的变化。每一次飞跃,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清晰注脚。

当然,改变还发生在大家的穿着打扮上。这一点,想必每一个人都有切身的感受。

(本报记者 王尧)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