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庆祝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昔日公园仅一座 如今蝶变园林城
参与我市“工分券”设计
煤气送到家 居民乐开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7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煤气送到家 居民乐开花

游承杰看着老照片回忆煤气一期工程建设。王民峰 摄
 

□讲述:游承杰 徐国民 □整理:本报记者 王民峰

“1984年9月通煤气时,我去家属院给居民送气,入户讲解安全使用方法。那时,灶不是自动点火,是先打开开关,再用打火机点着。‘砰’的一声,火苗蹿了起来,居民脸上乐开了花,有的还放鞭炮庆祝。” 5月10日上午,79岁的平顶山燃气公司退休职工游承杰回忆道,“我1983年从鹤壁调到平顶山,当时就是为城市煤气建设而来,那时候煤气工程建设正如火如荼。”

“通煤气时,我在煤气公司输配站工作。那天,一大早五点多就起床了,我和同事负责拆除焦化厂与煤气公司两家管道之间的隔离盲板。利用焦化厂的压风机,送来的煤气经过脱硫净化后,通过调压站把气送到居民家中。”平顶山燃气公司材料供应站站长徐国民回忆,煤气是易爆易燃有毒气体,为保证安全运行,当时我市请来了天津、上海的技术专家进行指导,公安、消防等多部门周密部署,采取多种措施做好各项应急工作。

从建市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生产、生活用煤量日趋增加。但在生产过程中,大量焦炉煤气排放,严重污染空气。如何让炼焦煤气“变废为宝”?经过考察论证,市委、市政府决定利用原焦化厂的剩余煤气兴建煤气工程。

1979年,负责煤气工程前期准备工作的市煤气公司筹建处应运而生。但由于当时国民经济调整,资金不能落实,煤气工程建设没有列入实施计划。1982年4月,原省计划委员会批准了我市煤气工程计划书,将该工程列入1982年国家第四批节能基本建设项目投资计划。1982年11月,煤气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鹰城燃气事业正式起步,输配站、中低压管网、庭院工程等相继开工。

市委、市政府把煤气工程列为市里重点节能建设项目,并把它作为1983年、1984年造福全市人民的大事来抓,成立了煤气工程领导小组。缺乏资金,就申请国家、省、市财政支持,动员企业和受益单位筹集;缺乏技术,就邀请上海等地专家现场指导,派人到上海、南京、马鞍山等地学习与培训。

经过各方努力和科学分析,1984年1月,在储气柜未建成的情况下,采用低压直供气方式进行探索性试运行,对预先选定的2168个居民用户和1个工业用户进行试验性供气。安全运行了8个多月之后,探索出了城市煤气工程边施工、边送气、边受益的新途径。

徐国民说,1984年6月,市区中低压煤气管网敷设完毕。1984年9月,煤气一期工程全部完工,一次换气成功,整个输配系统投入试运行。在储气柜换气的关键时刻,市委、市政府的十几位领导在雨中现场指挥了4个多小时。

煤气工程的投入使用,让市民告别了烟熏尘飞的燃煤土灶,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统一。以当时煤气供应量计算,每年可代替燃煤7.29万吨,减少灰尘排放622.8吨。

随着时代变化,人工煤气逐渐退出历史舞台。2005年3月,我市顺利引进“西气东输”一线天然气,成为国家“西气东输”项目首批用户。

截至目前,我市供气网络已覆盖新老城区和所辖县(市、区)城区及11个产业集聚区、产业园区和16个中心乡(镇),39万户居民、120多万人口和1000多户工商业用户用上了天然气。按当前年使用天然气2亿立方米计算,每年可替代燃煤244000吨,每年减少煤渣85400吨、烟尘2380吨、硫化物5720吨、氮氧化物1486吨,为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提供强大基础保证。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