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庆祝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昔日公园仅一座 如今蝶变园林城
参与我市“工分券”设计
煤气送到家 居民乐开花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6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参与我市“工分券”设计

赵祥才 田秀忠 摄
 

□讲述:赵祥才 □整理:本报记者 田秀忠

5月11日上午10时许,记者一进入赵祥才的家,便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老人一边上网浏览,一边做着笔记《常吃这三种食物 可治掉头发》,原来他的后脑勺处掉头发,他正在网上查资料。

站在一旁的老伴儿张霞笑着对记者说:“他今年87岁了,耳不聋,眼不花,会上网,会玩微信,比我强多了!”

赵祥才的确很“潮”,他家的电热毯等生活用品大多是他“网淘”来的。

赵祥才于1948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95年3月从市工业品公司离休,其间曾在市食品公司、市商业局、市百货公司、市供销社工作过。谈起建市60年的商业发展,老人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

1956年3月,赵祥才从老家周口来到平顶山,任市食品公司经理秘书。赵祥才说,当时的食品公司主要任务就是收猪卖肉、派购派养,一个村能养多少头猪,要交给国家多少头,都是有指标的。对于如何进行市场布局,具体在哪个位置设立供应点,也由食品公司具体操作。

当时的市食品公司,没有正式的房屋,而是用油毛毡搭成的。原先,妻子和孩子还没有过来的时候,赵祥才每天晚上都将就着睡在办公桌上,“那时睡办公桌的人可不少”。1960年,妻子带着3个孩子从老家来了,他只好在办公室的后边用油毛毡搭了间仅有五六平方米的小棚。屋里一张床、门口用砖砌个灶台,一家5口挤在一张铺上。

也是1960年,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粮油等开始实行定量供应。

1962年6月16日,我市成立商品分配委员会,对部分商品实行凭票和分配到单位的供应办法。令赵祥才引以为荣的是,作为当时市商业局秘书的他,参与了购物所必需的“工分券”的设计。在此后的20多年里,“工分券”成为老百姓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票券。

在粮油开始实行定量供应后,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也变得紧俏。为进行统筹,和全国各地一样,我市开始对紧缺商品实行凭票限量供应。而当务之急,就是设计出相关的票券,发放到市民手中。这一重担落在了赵祥才的身上。

为设计出合理的“工分券”,赵祥才到郑州、开封等地进行考察。随后,他和市印刷厂厂长一道,认真研究,多次尝试。最终,一种蓝色的“工分券”诞生了。每张券长约5厘米,宽约3厘米,上面有图案,并写有分值字样。赵祥才说,“工分券”的印刷过程控制非常严格,必须做好严格的保密措施,无关人员不许进入印刷车间。

当时,市民买粮食必须凭全省统一印制的粮票,购买工业品则必须凭我市统一印制的“工分券”。一台缝纫机所需的券是5分到7分;手表根据档次高低,从3分到10分不等;小件商品则只需一两分。

票券是根据商品的存量发放的。像胶鞋、肥皂、洗衣粉等商品,每年分季度发放购买证,以人定量,一季度确定一次供应标准;皮鞋、手表、钟、缝纫机等,则是实行限时限量凭票一次性供应。发券时,要根据户口簿定人定量,各单位收集本单位工作人员的信息,到市商业局统一领取“工分券”,再发放给本单位职工。

由于是按计划定量发放的,所以每人每次能获得的票券非常有限,需要购买大件商品时,就得把几次领到的券积攒起来,凑够所需的分值再去购买。在那时,如果没有相应的分值,即使掏再多的钱,也是买不到东西的。

“与以前相比,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你看看现在,物品太丰富了,想要啥东西都能买到,而且坐在家里点下鼠标、动动手指,就可以买回来,太方便了!”赵祥才说着,爽朗地笑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