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庆祝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老大楼”先声激越 “新业态”春潮涌动
邮电通信记录着时代变迁的足音
公交线路越来越多 乘车越来越舒服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邮电通信记录着时代变迁的足音

兰春凤 王民峰 摄
 

□讲述:兰春凤 □整理:本报记者 王民峰

从电报、手摇电话,到BP机、大哥大,再到功能多样的4G手机……每一步发展,都记录着时代变迁的足音,也从一个侧面记录着鹰城的前进轨迹。回首建市60年来邮电通信事业的光辉历程,80岁的兰春凤感慨万千。

随着煤田勘探开发的需要,1953年8月在寺沟建立了平顶山第一个邮电所。1956年3月设立平顶山矿区邮电局,下设寺沟、大营、西高皇、赵庄4个邮电所,并相继开办信函、包件、汇兑、报刊发行、电报、长途电话、市内电话等业务。建市后,随着煤炭开发和城市建设,邮电通信事业逐步发展起来。

兰春凤是叶县人,1955年参加工作,1959年调到平顶山市邮电局,直至退休。“我刚开始分到五矿邮电所工作,当时所里只有5个人,发电报普通的一个字收费三分五,加急的收费六分五。一封电报22个字,约八角钱,而寄信只要八分钱。”兰春凤回忆,电报是老百姓沟通最重要的通信手段,有急事了就发电报。

“发报员都得把电报代码背得滚瓜烂熟,每个汉字都对着4个阿拉伯数字,你姓王对吧,3769就是王字的电报代码。”兰春凤脱口而出。发电报有专用稿纸,跟传统书信稿纸差不多大,需要填写收发件人的姓名、地址等内容。

“那个年代,条件虽然苦,但是大家干劲儿足,邮电所夜里灯火通明。党员就得发扬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我是长话员,但也干着市话员、投递员、发报员的活儿,只要有任务,我都往前冲。八小时以内大干,八小时以外作贡献。”兰春凤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送电报是件很苦、很累的工作。周末投递员休息,电报就没人送了。我看到加急的电报,就自己骑着自行车送。”

当时,从市区到市辖县(市)之间的通话也称为长途电话,长话台要优先保证重要部门、部队等长话接转业务。“那时候,平顶山的电话号码只有3位数。由于当时技术落后,对话务员要求特别高,必须手快、眼快、嘴快,要不然就赶不上。”兰春凤说,“话务员忙得很,两班倒,早晨上班我都不敢多喝水,忙时根本顾不上上厕所,一挂上耳机就站不起来……”

1972年冬天,天降大雪,通信电缆受到损坏。“电话都哑巴了,不通了。”兰春凤回忆,当时天气特别冷,好多人冻得说不成话。她带领着工作人员赶到现场紧急抢修,“等到市局的抢修人员赶到时,我们都把活儿干完了,后来市局专门开大会表扬。”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邮电事业得到较快发展,设备开始更新换代。1978年,全市长话电路只有24路。到1980年底,全市有市内电话用户746户。

1981年5月,位于中兴路北段的电信综合楼建成,长话交换机由磁石式更新为共电式,共10部300门,新开通到北京、开封、信阳等电路,电路总数达到32路。新建2000门纵横制自动电话开通,电话号码由3位升到4位,从此结束了我市“摇把子”(磁石式人工交换机)的历史,迈出了市话自动化的第一步,电话机也开始飞入百姓家。

兰春凤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鹰城通信事业迈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当寻常百姓正在为家里装上了电话而高兴时,腰挂BP机、手拿大哥大又成了新的“时髦”;当老年人开始“玩”手机的时候,互联网成了“新宠”;现如今,人们进入了信息化时代。

“儿安好,勿念”“家有急事,速回”“母子平安”……建市初期,传递着一个家庭牵挂与急迫的电报“家书”可谓惜字如金。而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时代,通过QQ、微信等新型媒介,语音聊天、视频聊天早已普及。

“前几天,我还用儿子的智能手机跟远在外地的孙子视频聊天。”兰春凤说,“科技发展太快了,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