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庆祝平顶山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六十年再造山河 一甲子深耕沃土
“我们挖出平顶山矿区的首车原煤”
艰苦的环境难阻工作的激情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挖出平顶山矿区的首车原煤”

李广瑞 高轶鹏 摄
 

□讲述:李广瑞 □整理:本报记者 高轶鹏

1957年,21岁的李广瑞从当时的焦作煤校(今河南理工大学)毕业,来到正在建设中的诸葛庙矿(今平煤神马二矿)成为一名煤矿工人,直到1991年退休。5月8日,在谈及当初那段激情岁月,今年81岁的李广瑞很自豪:“我们挖出了平顶山矿区的首车原煤。”

老人回忆道,作为我市第一代矿工,他们那代人用锄镐、铁锨、扁担、箩筐和背篓开创了这块土地上的采煤史。

1957年8月,李广瑞和40多名来自大江南北、五湖四海的同学一起来到平顶山。

那时候,在平顶山脚下,矿区开发建设的序幕才刚刚拉开。作为矿区建设的自用煤矿井,平顶山第一对矿井诸葛庙矿最早动工兴建。

诸葛庙矿是在一片乱石滩上建设起来的,四周是一望无垠的田地。建设工地上流传着这样一个顺口溜:“光岭秃山头,兔狼满地游。走路不小心,总会摔跟头。轻是会跌伤,重会把命丧。”虽然住的地方还是席棚子,不过还好的是,矿上已经建起了简陋的澡堂、食堂。当时整个矿上也就100多人,没有办公楼,大家都挤在主井西边的石头平房里办公。

就是在这样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难困苦的生活条件下,大家克服运输工具少、电力不足、起重设备短缺等困难,人拉肩扛将许多大型设备和生产物资运送到工地,井筒掘进用手工凿眼,辘轳提升,牛皮包吊筒提水。

经过短暂的业务及井下安全培训后,1957年9月,李广瑞和他的同学们开始进入井下采面试采。当时的煤矿采用的是地道式开采,坑木简单支护,开个口子采取自然通风,井下的空气流通不畅,瓦斯经常超限。

当时井下没有电源,矿工也没有矿灯,全靠土制电瓶装上手电筒灯泡照明,60多米装一个,只有微弱的光。唯一的采煤工具就是镐,煤层矮的地方要跪着挖,甚至是躺着挖。挖出来的煤全靠矿工用弯扁担和箢箕挑出井来。

当时工人工作的危险性大,劳动强度也很高,上一个班不知要吃多少煤灰,流多少汗。

采煤的工序是打眼、装药、放炮,工效十分低下,但为了能够采出更多的煤,大家有时几天几夜都不出井。

即便在这样的条件下,也没有人叫苦叫累,更没有人打退堂鼓。“工人手抡大锤打眼,手上磨得全是血泡,还经常泡在三四十厘米深的水里打眼、扒渣。”“那段时间也没有星期天和节假日,一天到晚干活,睡觉都穿着工作服。倒下就睡,睡醒了就往井下跑。”

1957年10月1日,设计年生产能力21万吨的诸葛庙煤矿正式建成投产,在第八个国庆节到来前,向祖国献出了一份来自平顶山的“厚礼”——第一车原煤。

竣工投产那天,井下职工铆足了劲儿要多出煤,许多工人到了下班点都不想升井。井上没有举办庆典活动,大家按部就班地坚守在各自岗位上。

那天有件事情给李广瑞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由于大家干劲很足,当天出煤量太大,所以用电负荷大,烧断了保险丝,运煤车出了故障。地面工厂的十几个工人有的肩顶手推,有的用撬杠使劲撬,硬是把火车推到煤楼出煤口,顺利将煤放出。

据《二矿大事记》记载:诸葛庙矿的竣工投产,结束了我国不能自行设计、建设大型煤炭基地的历史。1957年,诸葛庙矿职工为1149人,原煤生产3.9万吨,全年实现安全生产。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