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庆祝建市60周年·城市记忆
3上一版
 
荒山崛起工业城 再启征程为梦圆
改造四矿使矿井产量提升4倍
在全市商业系统首办“背篓商店”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7年5月1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改造四矿使矿井产量提升4倍

张铁岗
 

□讲述:张铁岗 □整理:本报记者 高轶鹏

5月3日上午,见到张铁岗时,他刚刚参加完一个研讨会,而前一天他才从中南大学开完一个研讨会回到平顶山。

1945年9月,张铁岗出生在汝南县,寒窗苦读,后考入焦作矿业学院(现河南理工大学)。1967年,他被分配到了原平顶山矿务局四矿采煤一线。

张铁岗说,那时的四矿已经在全国小有名气。因为在1964年,四矿是全国煤炭系统4个质量标准化样板矿井之一,掘进一队施工的四矿一水平南大巷更是全国的样板巷道。

在井下,他一个班要上10几个钟头,中餐就吃一个饼子;采煤工、支架工、镏子工、掘进工、放炮员……啥活儿都要会干。就这样,良好的理论基础加上实践经验,一年之后,在当年分到矿务局的70多个学员中,张铁岗第一个被聘为技术员。

“放炮一拉完,马上进采面,刨去探头煤,找掉锅底矸,铁梁及时挂,顶板背完善……”这是张铁岗当时为采煤工编的“五字经”,50年过去了,他依然记得十分清楚。这些都是张铁岗利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在业余时间编写的。当时,矿务局将他编的采煤各工种“五字经”印成小册子,在全局推广,许多新采煤工上岗的第一件事儿,就是先背会这些“五字经”。

以前,国内许多高校实行“开门办学”,将学生带到生产一线,让生产技术人员现场教学。“由于我的理论功底好,再加上有实践经验,所以我为中国矿业大学、焦作矿院、重庆大学、辽宁工程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讲课,毕业设计课都是我讲的。”

1973年,张铁岗从一个普通的技术员升任到四矿总工程师办公室主任。

上世纪70年代,“大干”是煤矿的主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

那个年代,矿里每季召开一次誓师比武大会,矿内外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招展。在誓师比武大会上,矿党政工青领导都要讲话,采掘机运通各系统的重点单位都要表态发言。为配合大干,街道成立家属服务队,分三个班到井口补衣、钉扣、送热水;矿后勤服务人员随时听令送餐到一线。有的矿还成立了女子采煤队,巾帼不让须眉;为多出煤,掘进、维修队有时单独包掌子自己干,出煤量与采煤队比不分上下。

上任后的张铁岗也不甘示弱,产生了改造四矿的念头。

针对四矿生产部署不尽合理的现象,张铁岗向矿领导提出了“由外延变内涵”的矿井技术改造方案,即“煤矿要变广种薄收为集中生产”,走老矿挖潜发展生产的路子。他通过改造矿井通风系统由压入变为抽出、改短走向为长走向、改矿车运输为皮带运输、改高档普采为综合机械采煤,不仅制服了瓦斯,也使矿井产量由原来的60万吨上升为现在的240万吨,年增利税4000多万元。后来,他也因此被提升为九矿总工、四矿矿长。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平顶山煤矿经济经历了一段困难时期,尤以1998-2001这四年为最。

但也正是在这个时期,张铁岗和全局工程技术人员成功地对一、二、四、五、六、八、十、十二、朝川等9座矿井进行开拓延伸,并主持了十三矿、首山一矿的设计与修改,为今天平煤产量持续上升、保持这一特大型企业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

2004年1月5日,张铁岗成为中国工程院唯一一名来自煤矿生产一线的院士,也是我省第一位本土院士。

“去年,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国尼龙城’的战略构想。虽然现在离开了工作岗位,但是当务之急是带出几个好徒弟,把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为平顶山和平煤神马集团转型发展作出新的贡献。”张铁岗动情地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