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综合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军训
平顶山学院亚坤学院开班
如遇堵车可就近分流
中秋假期我市以多云天气为主
鸡毛掸子“缠”出致富路
舞钢市纪委积分制考核强化队伍建设
征集公交线路优化意见和建议
马楼乡抓实秋季秸秆禁烧工作
中秋慰问孤残家庭
石龙区“三情三心”解决群众诉求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9月1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冢头镇李子曰庄:
鸡毛掸子“缠”出致富路

 

“一会儿俺领着您到村里瞅一瞅,哪家房子盖得最漂亮,鸡毛掸子必定满屋放;哪家鸡毛掸子放得多,房子必定盖得漂亮。”9月12日,在郏县冢头镇李子曰庄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敏笑着对记者说。

在李国敏的带领下,记者来到村民赵汉杰家。走进高大阔气的红色铁门,眼前顿时一亮,真没想到,竟是漂亮的“小别墅”:新颖别致的烤漆屋门、装饰一新的飘窗,院里停放的轿车、栽种的名贵树木,记者第一感觉就是这家的主人不简单——有钱。

记者说明来意。40岁开外的赵汉杰轻描淡写地说:“做鸡毛掸子是个‘穷生意’,我干20多年了。农忙在家干活种地,农闲开着车拉上几万根鸡毛掸子,跑到安徽、浙江一带,一年出去两三趟,多时五六趟,也就赚个十万、八万块儿。”

说话间,赵汉杰领着记者进了西屋,10多平方米的屋里堆着各式各样的鸡毛掸子。赵汉杰说,这都是普通的,价格根据型号不同每根10元到18元不等,有些短的就卖四五块钱。堂屋里放的是高档的,市场售价每根在50元以上。说话间,赵汉杰拿出一把高档鸡毛掸子,只见一米长的竹竿上缠绕着两寸多长的红色公鸡羽毛,竹竿的两端分别系着鲜红的“中国结”和红系带,非常好看。“顾客一般是把它作为工艺品摆放在家里的。”

赵汉杰告诉记者,外出卖鸡毛掸子大部分是批发给各地的杂货店经销商,也有零售的。如果自己忙走不开,用户打电话急着要,就通过物流寄给客户。

李国敏又把记者领到了一个叫熊占奎的村民家里。欧式的两层楼房在村里格外醒目。正在大门下为鸡毛掸子系中国结的女主人王素平告诉记者,丈夫五天前带着1万多根鸡毛掸子坐长途大巴去上海送货了,估计一周后才能回来。

46岁的王素平说,他们家做鸡毛掸子已有15年了,刚开始小打小闹,一边种地一边卖鸡毛掸子。5年前把责任田租给了别人,专门干起了这行当,丈夫在外跑销售,她在家负责加工。

“这些都是咱自己家缠的?”记者问。

“有一部分是自己缠的。缠鸡毛掸子挣的是工夫钱,技术好一天能缠10来根。如果销售形势好,我就雇10多个乡邻帮忙。如果仍旧满足不了需求,就从外地购回初级品,再进行二次加工,比如加个红木把、系上中国结,这样不仅好看,而且身价也增了。”王素平说。

“今年生意好吧?”记者问。

“今年上半年投入50多万元忙着盖房子,就通过物流发给客户几万根,估计下半年就好了。”

“盖这么好的房子借有外债吗?”

“不仅俺家没有,俺村从事鸡毛掸子生意的村民,这几年先后都盖起了楼房,没有一家因盖房欠账的。”王素平说。

随行的冢头镇党委副书记林珂佳告诉记者,李子曰庄村缠制鸡毛掸子已有近百年历史。如今,该村做鸡毛掸子形成规模的村民有10多户,每年该村群众靠卖鸡毛掸子就收入300万元以上。

(本报记者温书功 通讯员宁建鹏)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