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金山 文/图
邓国是西周时期 “南土”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其都城旧址在今湖北省襄阳市西北十余里处,即同治《襄阳县志》所载“县城西北二十里,今城址尚存,高丈余,壕淤成田”的古邓城。据考古调查与发掘得知,邓国故都城址呈长方形,方向北稍偏西,南北长约800米,东西宽约700米,每面城墙正中各有一缺口,当为城门遗迹;城外南、北和西面三方护城河还清晰可辨,比四周农田低1-2米,东护城河虽经大规模平整,宽大的沟痕仍然明显。整个城址虽历经千载风雨,轮廓仍十分清晰。
应国于商代已经建立,甲骨卜辞中有记载。周初成王改封其弟于应,以统治和监管殷顽民、抗击南淮夷。昭王时,殷遗民的势力几经分化、瓦解和打击,已不复有反抗能力。而居于南方的楚国日渐强大,对周王朝在南方的统治构成新的威胁。为遏制楚的势力向北发展,周王朝便从北方调遣一些诸侯国南迁,分封于淮汉之间,以充实南疆。
夏商时期,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应县一带有古应国,后来古应国的子民迁至今平顶山地区。应国新封的疆域包括今我市市区,以及今汝河以南的襄城县、郏县、宝丰、鲁山、叶县一带。其都城在滍水北岸,因沿袭旧称仍名应城。需要说明的是,滍水即今沙河。滍水之名当为纪念其祖先应龙氏在涿鹿、阪泉战役中打败蚩尤而特意命名的。滍与蚩原本一字,后因名之河加水旁。
据实地考证,1964年淹没于白龟山水库的古滍阳镇西南部即为应国国都旧址,其西侧有应水,西北有应山,显然皆因应国南迁而得名。应国墓地位于都城外西北角的滍阳岭上。
西周时期,各诸侯国贵族间互相通婚,其婚姻关系不是单纯的男女之爱,而是涉及国家的政局稳定及政治联系。因此,各诸侯国将联姻作为一种外交手段,来维护本国安定和扩大本国势力。邓国与应国这一时期也有联姻关系。
1979年12月,在我市原薛庄乡北滍村西南的滍阳岭上发现了一件邓公簋(注:gui,第三声,古代盛食物的器具)。在以后的1980年5月和1984年4月,这里又发现3件邓公簋,共计4件,其中1件现藏河南博物院,另3件现藏平顶山博物馆。形制、纹样、铭文及大小皆相同,通高20厘米、口径19.5厘米、腹径24.5厘米、深11厘米、圈足高3厘米、扁足高2厘米,重4.1千克。上部器盖为子口,中部上隆,盖顶有喇叭形握手,器身为母口内敛,鼓腹下垂,双龙首耳各衔一圆环,圈足下有3个小扁足。底部有铸痕。缘与口缘均饰有目窃曲纹,盖面与器腹饰瓦垅纹,圈足饰斜角云纹,支足根部饰兽面纹。盖内与器底铭文相同,铭文皆为3行12字(下图),为邓国国君(邓公)为其女嫚毗嫁给应国国君时所铸的陪嫁礼器。这一发现为找到应国墓地提供了重要线索。
1986年3月,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与我市文物部门开始在这里开展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工作,拉开了应国墓地考古发掘的大幕,在以后的十余年里,共发掘西周、春秋、战国、两汉时期墓葬300多座。值得一提是,一号墓中出土了一件精美的玉鹰。此鹰后来成为我市的市徽,而应国的都城应城即鹰城也随之成为平顶山市的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