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传承
浦江之约
花海
麦秸垛
水墨淡韵金牛山
激烈
蓝天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浦江之约

 

◇冯惠珍

1999年春,我平生第一次到上海,一路南下路过那里,仅作短暂逗留。依稀回望,不记得当时参观了什么景点,只记得面包车在高架桥上迷了路,兜了几个圈子后又回到原地,最后在一辆出租车的引导下才找到出路。这个经历成为我们这些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后的笑谈……笑谈归笑谈,我的内心却涌起莫名的伤感,那是烙在童年记忆里对上海挥之不去的情结。小学、初中和高中,每一阶段都曾有上海籍的知青老师教过我,一旦踏上上海的土地,听到浓浓的沪语,我的神经和记忆便被触动和唤醒。

十七岁高中毕业不久我便参加了工作,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每天上下班穿过母校校园是我的必经之路。偶尔遇见哪位老师,还能知道学校里老师们星星点点的讯息。之后,听说上海市落实知青政策,“返城大篷车”成为边疆一景,许多上海籍老师为重返故土费尽周折,付出了艰辛努力……之后,我离开故乡落户河南,世事变迁,各位老师便杳无音讯了……但不知为什么,在我内心深处却常常有一位念念不忘的上海人,她便是我的启蒙老师——朱爱珍。

循着这样的念想,2000年教师节前夕,我写下了《老师,您在他乡还好吗?》,被《平顶山日报》刊发,全文纪实的内容,难忘的情节,饱满的情绪,赢得了许多读者的共鸣和感怀,我更是在夜深人静时一边捧读报纸一边泪洒枕巾,因为那不仅仅是对老师的思念,更有对自己美好童年的留恋……

2001年底,我随市委党校的百余名学员赴上海学习考察,再次踏上这片热土。因为时间紧课程满,我所有的激动、兴奋和期待,只能汇集在《问候上海》的文章中了。我知道在上海,有我尚未实现的愿望,在上海,依然留有我深深的遗憾和无限的思念……

近几年,当《时间都去哪儿了》的歌曲叩响每个人的心扉之时,在河北工作的高中同学热心张罗了一场师生会,许多年不曾见面的老师、同学相聚保定。久别重逢,大家打开话匣子,陈年旧事几箩筐都装不完,我终于欣喜地获得了朱老师的确切消息,当即打通电话,当跨越了30多年陌生又熟悉的话音通过电波传来时,我当场激动地哽咽难语……保定聚会之后,找机会去上海看朱老师这一愿望再次提上日程。

2016年6月中旬,我获得了去上海复旦大学培训学习的机会,圆梦之旅开启。

办好报到手续、匆匆吃过午饭,我便和同事在上海朋友的专程“导航”下直奔闵行区老师的居住地,朱老师的爱人黄老师已在小区的大门口迎接……

踏进朱老师的家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鱼缸里翩翩起舞的热带鱼,它们灵动飘逸的身姿惹得我和同事啧啧称赞,和老师相拥问候后坐下,环视他们的居所,不只是亮堂,更多的是干净、整洁,完全可以用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来形容,待我“走走看看”卧室、书房、厨房、卫生间的布局,它们的洁净程度绝不亚于星级酒店。小时候曾在朱老师家住过,那时就特别喜欢老师家中的饰品和布置,如今,30多年过去了,虽然两人都已年过花甲,但他们的家依然令我羡慕,无论是客厅居中的宽幅风景油画,还是沙发靠墙上方的绣品,以及橱柜里各款形色不一的工艺品、小摆件,都是那么美观、时尚、经典、温馨,这些不仅是他们热爱生活、用心设计装修的结果,更是他们在教书育人几十年中积累的智慧阅历、欣赏能力、志趣品位的综合展现,让我不由得一遍遍感叹:“老师,你们真是处处值得我学习呀!”

品着朱老师亲手烧制的咖啡,积攒30多年的话题实在不知从何说起,任由记忆的浪花一层又一层卷过来漫过去……在来的路上我原以为自己会为某件往事唏嘘落泪,哪知我和两位老师说了笑、笑了说,滔滔不绝,全是欢声笑语……稍有空隙,朱老师又忙不迭地取出相册,里面全是她儿子、孙子以及像我这样来沪拜访的学生们的照片。我们坐在阳台上一起翻看,提及每一张照片的背景,两位老师都如数家珍,特别是提及他们祖孙三代近几年在国内国外游历,老师的幸福和满足溢于言表,我的同事在一旁“触景生情”,一边抓拍开心的瞬间,一边赞叹两位老人精神矍铄、乐观豁达。

两位老师教书育人不仅为我们的童年时代洒满阳光雨露,时至今日,更以他们的师德人品,赢得了一届又一届学生的爱戴,就在5月初他们家还接待了一批来自国内外的学生,可谓桃李满天下。作为他们众多学生中的一员,我此刻的拜访也是想回报老师当初的培养教诲,画圆心中那份期待和感恩的梦想!

站在阳台放眼望去,老师家居住的精品小区不仅有绿树绕湖的游园,更有举目可望的地铁站口。优美的居住环境、便捷的交通出行为他们营造了丰富多彩、有滋有味的晚年生活。他们睿智、从容地应对着繁华大都市的喧嚣和多变,紧跟时代的节奏和步伐,生活得有尊严有质量有保障,这不仅是他们这个小家庭“家和万事兴”的写照,更是上海市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奋勇当先、提升市民生活水平的缩影,我为老师“安居乐业”的生活点赞祝福。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老师又为我上了一堂生动的再启迪再教育的人生课。

相见时难别亦难,挥手,恋恋不舍;挥手,谆谆叮嘱。我们都约定着下一次的相聚不要隔得太久,不要等得太长。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