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旅游
3上一版  下一版4
 
沙头麦饼分外香
大美黔东南 苗乡侗家情
烟雨庐山
推行精准化就业理念 点亮出彩人生道路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6月2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美黔东南 苗乡侗家情

家家编制鸟笼、户户都是艺人的卡拉村
唱起大歌迎来客
西江千户苗寨
 

年初,贵州入选美国《纽约时报》推荐的2016年世界上52个最值得到访的旅游目的地,入选理由主要是“苗家山寨和侗家山寨保留了不紧不慢的舒适节奏和最淳朴的真实感,而黔东南州正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道是神州多胜地,但觉桃源在此间。

世界最大的苗寨——西江千户苗寨

初识西江苗寨,震撼之后更多的是一种平实的感觉。那种大山的平实、民风的朴实、遥远的真实。

西江千户苗寨,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是领略和认识中国苗族漫长历史与发展的首选之地。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西江苗族同胞在这里日出而耕、日落而息,在苗寨上游地区开辟出了大片的梯田,形成了浓郁的农耕文化与优美的田园风光。

由于受耕地资源的限制,生活在这里的苗族居民充分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在半山建造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千户吊脚楼随着地形的起伏变化,层峦叠嶂,鳞次栉比,蔚为壮观。

站在高处,鸟瞰苗寨,真佩服苗寨祖先在此选址建寨的智慧。这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苗寨坐落在起伏的青山之中,清澈的河流从寨前流过,河道两旁平坦宽阔,建有许多民居。苗寨数量众多的房屋,依托两座缓缓的山坡,层层叠叠,次第而建。河道如绿色的缎带,从苗寨脚下缓缓东流,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苗家华贵的服饰,给苗寨平添妩媚的风韵。

千户苗寨,就像一卷如幻如梦的古老的水墨画卷,美丽生动,形象细腻。这些古老的沧桑,这些自然的朴实,悠远而漫长,仿佛进入了一个最质朴最纯净的世外桃源。这里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苗族第三次大迁徙的主要集结地,素有“苗都”之称,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和全省13个保护与建设的民族乡镇,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馆”,是研究苗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

“鸟笼之乡”——卡拉村

行驶在去丹寨县卡拉村的公路上,很远就能看到一个巨大的精美的鸟笼矗立在山顶之上。导游告诉我们,卡拉村原来是个落后贫穷的苗寨,后来由于发展鸟笼产业而致富。村民为了感谢鸟笼带来的幸福生活,就投资在山顶建了一个巨大的鸟笼。

走进卡拉苗寨,村容村貌整洁良好,寨子里一栋栋苗家吊脚楼掩映在树林间,充满诗情画意。一楼的厅堂、院子里堆放着已编制好的鸟笼,呈现出家家编制鸟笼、户户都是艺人的场景。

卡拉村手工鸟笼工艺独具特色,被誉为中国“鸟笼文化艺术之乡”。卡拉村鸟笼主要以楠竹、金竹、雷竹等为原材料,坚固耐用而且不变形,品种繁多,规格各异,形状多样,除了普通鸟笼外,还有集编制、雕刻、蜡染、刺绣、书法、绘画等艺术为一体的精品鸟笼,畅销全国,还远销东南亚及欧美等地。

近年来,在“鸟笼之乡”文化品牌影响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卡拉参观,带动了农家乐的迅猛发展。卡拉村也成为贵州省少数民族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缩影。

侗乡第一寨——黎平肇兴

乘车来到黎平县肇兴,山前上千座瓦顶木壁吊脚楼映入眼帘。吊脚楼从山上蔓延到山脚,铺天盖地,徐徐展开,不少同行的游客连连感叹:“太美了,太美了”。

肇兴侗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素有“侗乡第一寨”之称。这里体量庞大的侗族民居、河溪之上的风雨桥、飞檐层叠的鼓楼,共同构成贵州传统木建筑活态博物馆。鼓楼底层,几十名服饰华美的侗家女无需他人指挥,就唱起了多声部无伴奏的侗族大歌,欢迎来客。

由于持续降雨,游客减少,寨子里明显少了许多喧嚣。游客冒着绵绵细雨,漫游其中,雨桥上当地老人休憩话家常,听鸟鸣虫唱、看流水潺潺、吸洁净空气,十分惬意。

因入选中小学教科书闻名的鼓楼是侗族特有的公共建筑,一般侗寨每寨一座,肇兴有5座,分别以“仁、义、礼、智、信”命名,是与汉族文化交融的佐证之一。

2005年,肇兴在《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一。 (鲍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