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宝辉
在党委换届工作中,一些干部对组织的决定挑肥拣瘦,对个人的进退牢骚满腹,精神萎靡了,激情衰退了,工作撂挑了。原因很简单,这些干部遇事看不透想不开,即使拿得起也不一定放得下,到头来只能把自己囿于名和利的怪圈而无法自拔。
古往今来,名大致有三种,名声、名利和名节。重名声者凡事拿得起却放不下,重名利者拿不起也放不下,唯有重名节者方能拿得起更放得下。《晁氏客语》有云:“功业向上攀,官职直下觑。”能不能端正态度、摆正位置,做到“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是对每个党员干部的恒久考验。
拿得起,对一般人来说,或许只是一种勇气,而对党员干部来说,则是责任担当和能力考验。“为官者,为民也,乃天地之正道。”党员干部的天职就是为人民服务,时时刻刻都要牢记宗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荣誉观和利益观,做到民声听于耳,民愿刻于心,民计践于行,对党的事业、工作职责、群众利益必须拿得起,并且还要做得实、做得好。明朝思想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这样说:“誉既汝归,毁将安辞?利既汝归,害将安辞?功既汝归,罪将安辞?”在全面深化改革、加快转型发展的艰巨任务面前,党员干部更要拿得起,敢担当,有作为。
放得下,不仅是一种解压方式,更是一种坦荡胸怀。古人云: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内无妄思,外无妄动。面对当今社会各种诱惑,党员干部要做到内无妄思、外无妄动,除了遇事拿得起之外,还要学会放得下。2007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撰文,称群众看一名干部是否称职,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他“官样子”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官架子”。放不下“官架子”的干部,内心容不下群众,也不会有责任担当,“官样子”肯定不会好到哪儿去。其实,需要党员干部放得下的东西很多,宋代教育家程颢说过“寡欲心自清”,孟子也说过“养心莫善于寡欲。”权欲、贪欲、情欲、物欲等诸多私欲犹如一道道无底的沟壑,放不下私欲,心存小算盘,怀揣小九九,想问题、作决策、抓落实都会打上个人欲望的烙印,到头来私欲成了泡沫,群众也会跟着遭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