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县城环境卫生脏乱差,污水垃圾随处见;如今,县城整洁卫生,街道路面干净。
人们都知道,是郏县县委、县政府十几年来在城市建设上的大投入、严管理让郏县县城变了样。
人们不知道,在大投入的背后,一位十三年如一日、含辛茹苦的“城市美容师”为“美容”这座城市所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这位“城市美容师”便是郏县住建局环卫处党支部书记、主任李营涛。
“苦”:从来没有向组织诉说过
2003年4月,在全民动员防治非典的关键时期,时年35岁的李营涛从郏县住建局法制股股长岗位调任县住建局环卫处主任兼党支部书记。13年来,他带领环卫处广大干部职工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没有白天黑夜地“耕作”在城市环卫工作的最前沿。
郏县住建局分管环卫工作的副局长赵君瑞说:“从事环卫管理,好多人不愿干。干好了应该,干不好受批评。李营涛自进入环卫处那天起,面对当时基础条件差、人少机械少、任务艰巨等困难,从来没有向组织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摆过一次难,对局党委分配的工作总是不讲条件、不讲价钱地按时完成。”
13年前,郏县环卫处正式职工和临时工不足80人,仅有一台洒水车。面对简陋的条件,艰巨的任务,李营涛带领环卫处全体职工每天天不亮就赶到各自分包的路段。他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和环卫工人一道清扫街道、装卸垃圾。
运输垃圾设备少,李营涛就带领班子成员采取单位租车、央亲托友借车的方式,硬是把每天城区生产出来的40多吨垃圾运到城外的临时垃圾填埋点。为确保垃圾有地方填埋,他起早贪黑深入乡村、走家串户,苦口婆心与群众商谈有关事宜,找到一个又一个垃圾填埋点。直至2008年1月,县垃圾处理场启用。
“辣”:让环卫管理走上规范化
随着城区面积不断扩大,清扫保洁任务也日益艰巨,原来的环卫设备、设施和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新时期环卫工作的需要。为改善环卫工作条件,降低环卫工劳动强度,2013年,李营涛积极争取中央项目资金,在城区新建了5座垃圾中转站,购置了260个垃圾中转箱、15辆小型钩臂车和两辆垃圾中转车以及1400余个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同时,他还争取到政府资金,购买了3辆洒水车、4辆道路冲洗车和两台道路清扫车,基本满足了城区20多条主要干道一天两次洒水作业和每天对城区道路、果皮箱、道牙进行巡回高压冲洗作业的需要。
为实现干、管分离,提升环卫管理水平,李营涛学习借鉴外地环卫经验并结合郏县县情,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社会化环卫管理模式。自2012年开始,他将主城区17条主次干道、产业集聚区8条主次干道、城区11座公厕和龙山街道的120条背街小巷,共270多万平方米的保洁任务分成8个标段,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承包给平顶山市3家物业公司管理。2015年10月,又将城区7个压缩中转站、两个航吊中转站、4个简易中转站和180余个垃圾中转箱的日常管理工作,也承包给3家物业公司,要求物业公司增加夜间保洁,减少了垃圾随处乱倒造成的二次污染。
环卫工作社会化管理后,李营涛制定了《城区道路清扫保洁作业技术规范》《道路清扫保洁管理奖惩办法》等30多项作业规范标准和考核奖惩制度,实行日检查有记录、周考核有通报、月汇总有奖惩,使各项管理指标在网格化的严格监督之下。
“酸”:对亲人无尽的愧疚
6月5日,李营涛的妻子赵利娜告诉记者,13年来,家几乎成了营涛的“驿站”,一年365天,正常工作时间在家的天数不超过10天。越是节假日,他越往街上跑得快;越是刮风下雨,他越往单位去得急。
2005年,郏县启动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工作。环卫处在做好承担的主要城区道路保洁任务的同时,又肩负起行政路和龙山大道部分路段人行道马路砖铺设和绿化带建设任务。为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每天从早上5点到夜里12点,他一直战斗在施工一线,最终提前5天完成全部任务。其间,赵利娜的哥哥因病不幸去世,下葬那天他也没能去送行。
近年来,郏县开展了省级文明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三城联创”工作,每一项创建工作都与城市卫生密不可分。面对繁重的环卫工作,李营涛舍小家顾大家、舍亲情顾工作。2014年高考期间,他没能前往学校为孩子鼓劲加油。
2010年9月上旬,全国硬笔书法“广天知青杯”作品展在郏县举行。为确保展期县城环境卫生,李营涛连续10多天起早贪黑奋战在环卫一线。其间,岳父不幸去世,下葬那天他同样没能前去送行。
每当想起岳父和妻哥,李营涛在妻子面前总有一种愧疚之情。
“甜”:鼓足了继续干好工作的信心
辛勤的汗水终于换来丰硕的成果。
两年来,舞阳县、叶县、鹿邑县、杞县、兰考县、鲁山县等地纷纷派人到郏县环卫处参观学习。郏县环卫处先后被平顶山市委、市总工会、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授予“平顶山市先进党组织”“工人先锋号”“平顶山市爱国卫生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李营涛本人也被授予“平顶山市优秀共产党员”“平顶山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全市城建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本报记者 温书功 通讯员 宁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