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高楼深处寻古意
三尺风道·奉献井
一场温泉边部署的战斗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5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三尺风道·奉献井

 

●毛凤德

2016年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上有个节目名叫“六尺巷”,说的是两家建房由相互争到相互让,最后两家让出一条六尺宽巷道的事情。

类似的故事也发生在平顶山市新华区西高皇街道西高皇村。相传两家建房,为争占一墙宽的地皮,争吵不休、互不相让。其中一家的儿子在朝当官,他就给儿子去信要儿子给地方官员来信,帮助处理此事。儿子接信一看是争地皮之事,就直接给父亲回了封信。“千里寄书为一墙,让出一墙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老人一看儿子回信之意就主动往回退出一墙。对方看其往回退一墙,又听闻对方儿子回信之意,于是也往回退出一墙。

其实,六尺也好,三尺(旧时农村建房,墙的宽度是一尺半,两墙即三尺,俗称风道)也罢,倡导的都是互让精神。

在新华区焦店镇焦店村有眼百余年的井,这眼井体现的是古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焦店村是个古老村庄,到清朝末年,村后街无公家地皮打井,村民要到很远的地方担水食用。有一姓郭名亮的人在此临街有一小块地可供打井之用。众村民请求郭亮将地让出供打井之用,以解众村民吃水之难。郭亮满口应允,且无偿将地捐公。井打好之后,村民为感谢郭亮捐地之恩,在井旁为郭亮献地打井解村民饮水之功树碑立传。

碑文如下:“尝观洪范,首列五行,禹谟先言,六府井者水之所出,而饮食之所资,其为用岂小也哉。村后街地势狭隘,未宜掘井。郭君亮有井地数武邻后街偏东,众请於郭君,慨然应允,将地施为后街官地,诚义举耳。李墨莊先生所云:惠不在大亦不在多,惟其宜者即此谓也。地之所施无几,惠之所及无穷,一时之泽,百世之利也。因勒石以垂不朽云。地南北三弓五寸,东西三弓五寸。合街仝立。大清光绪十四年十一月。”

“洪范”是《尚书》篇名,讲的是君王治国爱民之道。“六府”指水、火、金、木、土、谷六者,为财货聚敛之所,古人以为人类养生之本,故称“六府”。“数武”的“武”,古时六尺为一步,半步为武。“官地”指公有土地,是本地旧时方言土话。

碑文虽不长,只有百余字,但把奉献不分大小多少,只要于人有益,且益事长久最为大的人生哲理表达得清楚明白。有句俗话叫“寸土不让”。如今为公益事业或救灾救难,捐钱捐物的人并不少见,但为公益事业捐地的人还未见媒体报道过,见到的只是闹出人命,或对簿公堂。所以说,焦店村郭亮将地无偿捐给村民打井用,解群众吃水之忧,地虽不多,但正如碑文所讲“所施无几,惠之所及无穷”,意义可谓重大。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仍值得今人学习。

遗憾的是,焦店村因采煤塌陷迁庄后,此井弃之不用,但井与碑尚存。希望后人能加以保护,也算是对古人奉献精神的传承吧。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