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深刻领会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利用大数据开创税收诚信体系建设新局面
强化责任担当 践行从严治党
突出主责主业 落实监督责任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4月1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刻领会和自觉践行五大发展理念

 

刘伟锋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五大发展理念是贯穿全会的精髓和主线,是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深刻总结,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我国发展理论的又一次重大创新,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这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武器。深刻领会和自觉践行这五大发展理念,为推动我国发展迈上新台阶,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经济规模大而不强、经济增长快而不优,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国际发展竞争日趋激烈和我国发展动力转换的形势下,没有发展创新,就难以摆脱过多依靠要素投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依赖,难以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难以成为经济强国和创新大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曾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全党全社会都要充分认识科技创新的巨大作用,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围绕着创新发展五中全会部署了七个方面的创新举措,包括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动农业现代化、构建产业新体系、构建发展新体制、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方式,为我们提供了未来五年推进创新发展的基本线路图。这就要求我们在“十三五”时期,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协调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全面”的重要保证,是提升发展整体效能、推进事业全面进步的有力保障。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发展的统筹和协调。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及事物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整体,也是相互作用的系统。它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去处理问题。城乡联系、区域联系、经济与社会的联系、人与自然的联系、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的联系,都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违背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不注意协调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会顾此失彼,导致发展失衡。”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仍然突出,特别是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产业结构不合理、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步等矛盾很突出,这些既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重要原因,也是制约长期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坚持协调发展,必须综合处理各方面的关系,做好补齐短板的大文章,规避“木桶效应”,增强“协调效应”,进而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为此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协调发展贯彻落实到四个方面即“四个推动”: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所以在“十三五”时期,我们要紧扣解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切实把调整比例、补齐短板、优化结构作为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在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

绿色是永恒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我国经济经过30多年高速发展,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问题,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传统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生态环境恶化影响着人民群众的健康。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针对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资源恶化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五中全会对绿色发展做出了六个方面的部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和筑牢生态安全屏障。所以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动摇,把生态文明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建立了中国特色开放型经济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发展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宝。”坚持开放发展,就是要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深化人文交流,完善对外开放区域布局、贸易布局、投资布局,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当前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深度调整,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明显加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顺应趋势,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充分考虑国内国际经济联动效应,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更好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把我国开放型经济提升到新水平。五中全会对此作了五个方面的规划: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深化内地和港澳、大陆和台湾地区合作发展以及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所以在“十三五”时期,我们更要坚定不移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化全方位对外开放,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将共享列入五大发展理念当中,深刻表明中国的改革发展,始终没有忘记最广大群众的利益,始终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共享发展,就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持续提高,但仍存在收入差距较大、社会矛盾较多、部分群众生活比较困难等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不少短板要补。我们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为此五中全会指出要把坚持共享发展落实到七个方面: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实施脱贫攻坚工程、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和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这就要求我们在“十三五”时期,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