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文化
3上一版  下一版4
 
听老人讲那齐村过去的故事
走进鲁山 探寻花瓷的奥秘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2016年3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走进鲁山 探寻花瓷的奥秘

▶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花瓷羯鼓被定为国宝级文物。
段店窑烧的花瓷羯鼓,在唐代的礼乐祭祀中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一等的。20世纪70年代,故宫博物院曾三次派人来鲁山段店,终于采集到了羯鼓残片,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鲁山花瓷羯鼓的胎、釉、装饰都是一致的,从而印证了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羯鼓即鲁山段店所产,同时也证实了鲁山段店在唐代是一个重要的产瓷
鲁山花瓷茶壶
鲁山花瓷皮囊壶
 

●叶剑秀

鲁山花瓷,特指河南鲁山所产的一种黑地釉点缀乳白蓝斑的花釉瓷器,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高温窑变釉瓷器,距今有1400多年的历史。2015年,被列为第四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鲁山花瓷,色釉流动并相互浸染,呈现出“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的神奇窑变艺术,其花釉胎如坚石,釉质细润,蓝如宝石,云絮飘动,风格厚重奔放,浑然天成,又曰“唐钧”。

●段店古瓷窑遗址

鲁山窑又称段店窑,因在段店村发现而得名。窑址北距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25公里,东距平顶山市30公里。该窑遗址面积约5万平方米,窑炉众多,文化遗存丰富。20世纪70年代,在鲁山段店古瓷窑址出土了大量的花瓷残片,被古陶瓷研究学者确定为(唐代)鲁山花瓷窑址。段店古瓷窑遗址1981年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段店窑烧制的瓷器品种繁多,质量上乘,尤以唐代花釉瓷闻名中外。当时烧制的器物,制作规整、工艺考究,大量使用了模制工艺,有些还在施釉前先行素烧,使得器物形体规范、胎体较薄,有的器物胎釉厚度不到两毫米。因模具的广泛使用,异形器物也得以大量生产,从器型和用途来看,大部分产品并不像是民间日常用品。段店瓷窑先于汝官窑、禹州钧瓷,是汝瓷、钧瓷的发源地,以鲁山花瓷最为著名,其规模之大、年代之长、品种之全、花样之多、工艺之精湛,都是中国古代烧瓷史上所仅见的。故此,鲁山段店窑址及所产花瓷,被研究专家称之为“钧之源,汝之母,瓷之祖”。

●鲁山花瓷代表作——羯鼓

鲁山花瓷的生产从唐中期开始,晚唐、五代时规模最大,北宋时成为汝窑的一部分,生产最为兴盛时,有“清凉寺到段店,一日进万贯”之说。

鲁山花瓷的代表作羯鼓,是具有创造性的精品杰作。唐玄宗时期曾为宫廷御用瓷。羯鼓又称腰鼓、拍鼓,是一种双面击打乐器,由西域传入中原,到了唐代,为让鼓声清脆响亮,鼓腔渐渐由木质变为陶瓷。唐玄宗精通音乐,嗜击鼓,尤爱鲁山花瓷羯鼓。据唐代南卓《羯鼓录》记载,唐玄宗与宰相宋璟谈论羯鼓时说:“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鲁山花瓷。木然小碧上,掌下须有朋肯之声,据此乃是汉震,第二鼓也。”这句话意思是说青州的陶和鲁山花瓷做鼓腔最好,花瓷的产地在鲁山(鲁山县古称鲁阳,唐贞观元年改称鲁山县,鲁山县名沿用至今),说明了唐玄宗和宰相宋璟常见并且使用过这种花瓷鼓,指出了花瓷羯鼓在鼓类中位居第二。这部关于鼓的记叙性专著,是“耿直而不群”的南卓任洛阳令时,在白居易、刘禹锡的倡导下撰写,可信度高是毋庸置疑的。这些都足以表明鲁山花瓷羯鼓作为一种乐器唐朝时成为宫廷御用。

现北京故宫博物院有清宫旧藏传世的瓷质腰鼓一件,长59厘米、口径22.2厘米,呈长圆筒形、两头粗、中间细,古朴典雅,丰美厚重,鼓身凸起棱形线玄纹七道,通体黑釉为地,饰以乳白、蓝色斑块,规则排列分布于全器。器物粗狂、凝重、豪放,斑块自然缥缈。经过专家考证,该器物为鲁山段店窑所产,系鲁山花瓷珍品。

鲁山花瓷从唐一直到元、明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元代著名学者、隐士吴莱所撰《明皇羯鼓歌》中有“宋公守正好宰相,鲁山花瓷献躁”之句。拿鲁山花瓷与一代名相宋璟的品德相提并论,可见对鲁山花瓷的评价之高。清末黄矞撰《瓷史》载:“鲁山县属汝州,即宋人所斥为汝器者,元明以来实为文房所珍贵,唐初所烧者仅以花瓷显于世耶”。意思是鲁山属汝州管辖,是宋朝人所贬低的汝瓷,元明以来实为文房珍品。

20世纪50年代初,故宫博物院的陈万里先生曾来鲁山段店窑调查,除发现青、白、黑、酱钧瓷和三彩陶残片外,未发现花瓷瓷片。故宫博物院李辉柄、李知宴先生于1979年来到鲁山,随同的还有河南省博物馆的王雨刚先生。实地勘察后,惊喜地发现花瓷腰鼓残片5片,经进一步查阅古籍并与故宫传世腰鼓对比辨认,结果是:段店窑的残片、故宫博物院藏传世腰鼓与唐南卓《羯鼓录》等古籍记载花瓷腰鼓型制和釉、胎完全相同,从而明确花瓷腰鼓的性质、用途、生产时间和产地等问题,解开了鲁山花瓷之谜。

1986年,河南省考古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又先后数次来段店进行了发掘、调查。根据多次调查综合分析,进一步证实,故宫所藏花瓷腰鼓为鲁山段店所产。《羯鼓录》是唐人研究唐代乐器的专业书,也是记载鲁山花釉瓷的最早文献,记载与实物相吻合,说明唐人的记载是准确的。

●鲁山花瓷的三大特征

原料特征:鲁山县储藏有煤、铜、铁、铅、锌、滑石、石英岩、铝土、萤石、石膏、硅灰石、玄武岩、石墨、磷、白云岩、耐火黏土、含钾岩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其中大多数矿产都是陶瓷制作的主要原料,为鲁山花瓷的生产提供了物质条件,解决了长途运输原料的问题,节约了制作成本。在唐代鲁山花瓷原产地鲁山县境内采集到的胎、釉原材料,拥有鲁山县本地特有的黏土陶瓷原料,其独有的化学元素含量比是制作鲁山花瓷黑地乳白蓝斑的必备条件。

工艺特征:唐代鲁山花瓷造型浑厚,大气,具有非常典型的唐代风格。其利用釉的流动性所表现出来的彩斑,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唐代鲁山花瓷斑釉的施釉方法独特,在黑釉上加施带蓝色的釉料。黑色地釉漆黑透亮,蓝色斑釉流动自然、分相明显、釉面平整但呈色立体感强烈。斑釉施釉工艺有洒斑、点斑、立粉堆线、画斑等,通过调整斑釉配方和点斑、洒斑技法,所调制的釉料中完全不含钴金属化合物,其蓝色斑釉呈色原理不靠钴呈色,完全通过自然窑变。其点斑、洒斑技法是由老艺人利用软毛笔和刷子实现的,所以烧出的乳白蓝斑釉面平整,但呈色立体感强烈。在窑炉的制造方面,用木柴、煤炭和液化气作为燃料,在鲁山县当地气候条件下,采用低温素烧、高温釉烧二次烧成和高温一次烧成。窑炉型制以倒焰窑为主,烧制气氛为氧化气氛。斑釉釉色在1250oC -1290oC形成。釉烧气温在500oC之前缓慢升温,500oC-1250oC之间加速升温。由于窑温和窑炉气氛控制适当,烧出的斑釉与地釉融合为一体,斑釉呈雨丝般纹样,生动自然。

宋钧窑的蓝釉与鲁山花瓷的蓝釉一样,也属于二液分相釉,只不过是在鲁山花瓷蓝乳光釉料的基础上加入铜等元素,使钧瓷呈现五彩缤纷的艺术效果。鲁山花瓷创造了二液分相釉的新技巧,使黑釉系瓷器出现了绚丽斑斓的窑变效果,开创了驰名中外的钧瓷窑变的先河,其工艺技法与宋代钧窑俨然是一脉相承,故纳入了钧瓷体系,称其为“钧瓷启蒙期”。

艺术特征:唐代鲁山花瓷器皿造型古朴,彩斑与地釉的对比十分强烈,显得格外醒目。花釉瓷的胎质较粗,胎色有黄色等。釉层较厚,深色釉之上彩斑的随意加上窑变,使得花釉瓷具有一定的抽象美。花釉流淌的动感,厚重中兼有活泼,肆意挥洒,气韵天成,体现了唐代社会普遍崇尚的个性张扬、多彩浪漫的气息。鲁山花瓷从“衣釉”分大致有四种:黑釉、褐釉、黄釉和茶叶末釉。从彩斑分则有蓝斑、月白斑、乳白斑等。多以深色地釉衬托浅色彩斑,或斑驳陆离,或流动飘逸,给人一种神秘莫测而又自然天成的美感。

在唐代生产陶器和瓷器的窑口有很多,但较为著名的有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主要以生产青瓷和白瓷为主。鲁山所产的黑地釉、乳白蓝斑一器三色的花釉瓷器改变了当时只有青、白单色釉瓷器的局面,出现了一种新的多色釉瓷种,在“南青北白”瓷器格局中独树一帜,成为公私藏家的宠儿。该瓷种为以后成熟期的钧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从花釉到雏形钧瓷到成熟钧瓷,它形成了钧瓷从萌芽期到成熟期一条完整的程序链。

在中国的陶瓷发展史上,鲁山花瓷以色彩绚丽、富于变化而闻名,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极高的艺术成就,颇具收藏和研究价值。

(图片均为资料图片)

 
3上一篇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