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落凫
3上一版  下一版4
 
“记忆”石刻抒怀
八连旧事
三月, 随梅花在枝蔓炫色
巍峨昆仑山
灶台情愫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6年3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记忆”石刻抒怀

 

郭进拴

站在我的家乡——平顶山市新城区市民广场新近落成的“记忆”石刻前,我心潮激荡,热血沸腾,浮想联翩,思绪万千。

是的,我站在“记忆”石刻前,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故乡的人和事。

没有人不爱自己的家乡,不爱曾经刻入生命的记忆。

“记忆”石刻以市民广场中轴线为对称轴分布,共由20块大方石组成,方方如印,其下为如油的墨池。方石材料为将军红花岗岩,四个立面经艺术雕琢。“记忆”石刻每五年大事记占一石,采用浮雕的形式表现,在方石的南立面以中英文对照的文字形式叙述,北立面镶嵌锻铜制作的年代标示。

“记忆”石刻浮雕由清华美院雕塑创作研究室负责设计,由中国白玉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指定继承人安荣杰大师现场指导施工。第一块为序碑,其余13块分别记载了我市从“一五”到“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崭新面貌。这14块浮雕,雕刻了我市的成长史、奋斗史、辛酸泪、点滴情,描绘了世间冷暖、人间阴晴。剩下的6块留做继往开来之用,寓意着我市美好的未来需要全市上下接力开创。

我的思绪没有停留,越过时空,飞向古老的蛮荒时期。山风怒吼,车骑交辙,刀剑撞击,我仿佛听到了千军万马喊杀的声威。这里,是春秋中期有名的“湛阪之战”的古战场。晋平公元年(公元前557年),晋国的荀偃、栾魇率军进攻楚国,楚国公子格率军和晋军战于湛阪,楚大败。晋军越境进犯方城外围。雄将劲卒,争霸一时,留下尸骸遍野,血骨狼藉,一切又归于沉寂。一世之雄而今安在?无人再来问及。沉寂呵,沉寂了几千年,冬风夏云,雨雪霏霏,白苹衰草。岁岁枯荣,谁人问津?

时针倒转回60年前,这里一片荒山野岭,终年被云掩雾埋,沉睡在地老天荒的深山野谷之间。山民以土地为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沿袭着古老的方式生息着。人们只知道地面农作物的长势、收成、春播秋藏。直到20世纪50年代的中期,在沉睡了亿万年之后,平顶山才终于苏醒过来。

一批又一批的建设者,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他们的帐篷就扎在湛河岸上,洗、吃、饮用的都是湛河水。

湛河在流动,壮歌一曲曲。这是改革潮奔腾溅激的浪花,是时代雕凿镌刻的群像。这不仅仅是歌赞的篇章,而且是艰难崛起的铮铮足音。

所有的故事,都连接着历史。在岁月年轮碾过的地方,先民们用生命造就出一片金黄色的灿烂,他们使平顶山这片厚重的土地有了多姿多彩的欢乐,至今仍在感染着人们、鼓舞着人们,并成为一道耀眼的风景线。

透过历史的烟云,仿佛能看得见我们的先民那衣丰食足时的盛喜姿容,听得到丰收共庆时的欢愉之声。

我站在“记忆”石刻前,寻找着平顶山人的足迹,也探寻着平顶山人心灵的历程。尽管如寻找雪泥鸿爪,尽管如拣取断线遗珠,但我一直兴趣盎然,就像一页页翻读着一部深深吸引我的大书。

这是一部风云跌宕、意蕴深远的书,这是一部才华横溢、光彩照人的书,这是一部启迪心智、激荡热血的书。平顶山人,大地所生,大地所养,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爱情,无私地奉献给了平顶山的事业。他们历尽苦难,百折不悔。他们走过曲折坎坷的小路,也走过铺满鲜花的坦途;他们尝过摘到果子的甘味,也品过吞下黄连的悲苦;他们是一群大江东去、大浪淘沙式的人物。他们的劳累,他们的爱憎,他们的智慧,他们的意志,他们的精神,他们的襟怀,他们的坎坷,都深深地凝结在了平顶山的泥土山石之中……

生活旅途上的风雨、泥泞;艰难跋涉过的丛莽和沼泽;命运之舟勇猛撞击过的激流漩涡;在云层中射下来的一束束振奋人心的阳光……现在都悄悄地退后了,变成了色泽模糊的背景。

哦,背景,那和平顶山人的命运连成一片的背影,其实早就融进了平顶山人生命的年轮。

一切,都幻化成了一长串数字,一串沉默的数字。怎不让人奋发前进?

今日平顶山,你是平顶山人树起的丰碑,他们创造了你,他们更不会忘记你——你将永远昭示后来的平顶山人。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