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假期坚守岗位
加快土地征迁进度 确保如期施工
一鼓作气 全力完成征迁任务
摩拳擦掌建高铁
10年结对帮扶千名留守儿童
平宝路改线工程新华区段拆迁完成
元旦期间全市治安秩序良好
新闻短波
中韩中澳自贸协定生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1月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仙台镇有个“大学生村干部爱心志愿队”
10年结对帮扶千名留守儿童

 

本报讯 (记者田秀忠 通讯员任晓卿)上月29日,尽管天气寒冷,可叶县仙台镇布杨村留守儿童杨强强心里暖融融的。当大学生村干部王光跃把学习用具和棉衣递给他时,他一个劲儿地说:“谢谢叔叔。”杨强强是仙台镇大学生村干部10年来结对帮扶的第1000个留守儿童。

2005年8月22日上午,时任仙台镇布杨村大学生村干部的王光跃正在帮助群众浇地,他的手机突然响起。原来是布杨村贫困户孙庆太的两个儿子双双考上了大学,送走了弟弟,可哥哥孙玉田的学费还没有着落,父子二人为学费的事抱头痛哭。得知这一情况,王光跃拿出2000元钱亲自把孙玉田送上了去洛阳师院上学的汽车。送走了这位贫困学子,王光跃心想,要是成立个爱心志愿帮扶队,帮助贫困学子、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该多好呀,况且帮扶救困本来就是大学生村干部的责任。王光跃的想法一提出,立即得到全镇34名大学生村干部的响应。2006年7月,仙台镇大学生村干部爱心志愿队活动启动仪式在布杨小学召开,当日34名大学生村干部结对帮扶留守儿童113人,爱心志愿队给留守儿童每人送了一套学习用具。从那时起,大学生村干部志愿队把爱心奉献给需要救助的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贫困学子,十年如一日,并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每名大学生村干部每年至少结对帮扶5名留守儿童。

杨庄村大学生村干部赵昂结对帮扶留守儿童21名;邱庄村大学生村干部苗亚贞和36名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自己掏钱给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具50多套;辛楼村大学生村干部马旭歌三年如一日关爱救助老党员王铜跃,后来马旭歌调任到遵化店镇,临走时,她还把关爱王铜跃的事交代给了下一任村干部。

2010年,王光跃调任到崔王村,但他还念念不忘布杨村的留守儿童,并经常去看望他们。2011年6月1日,在崔王小学,王光跃和大学生村干部爱心志愿队再次跟崔王小学的112名留守儿童结成了帮扶对子。

10年过去了,大学生村干部换了一茬又一茬,可爱心志愿队关爱留守儿童、孤寡老人和贫困学子如接力棒一样从未间断过。据该镇大学生村干部负责人介绍,大学生村干部已结对帮扶留守儿童1000人,购买学习用具2300多套,救助贫困学子上学17人,救助资金达1.2万元,关爱救助孤寡老人96人。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