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6版:理论
3上一版  下一版4
 
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与行
诚信服务 打造温馨和谐的金融蓝天
论点摘编
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攻坚克难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2月3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论点摘编

 

■多“领跑”不“抢跑”

当前一些人把“创造性”搞偏了,不顾客观条件,一味观风头、赶浪头,希望通过“抢跑”吸引上级眼球、赢得“显绩”。有的在上级下达的指标上“层层加码”,提一些极端的口号,采取一些极端的措施,有的甚至到了不择手段的地步,还自诩为敏感性强、积极性高;有的把特殊时期的特殊做法常态化,把只有少数人能做到的事情普遍化,而不顾大多数人的接受程度。这些超越客观实际的“抢跑”行为,对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危害不小。

“抢跑”现象无论表现形式如何,背后都有投机心理在作祟。“抢跑”者往往对外部环境非常敏感,他们以实用主义为座右铭,关注每一个创造“政绩”的机会,精心算计“抢”与“不抢”的利弊得失。很多人还记得上世纪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运动,到处拔白旗、放卫星、唱高调。造成这种不正常的社会现象,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些人拍着脑袋“抢跑”,以此表现自己的积极性、革命性。现在的一些“抢跑”现象虽然不能与过去的“放卫星”同日而语,但其所起的负面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它不仅打乱了正常的工作部署,而且降低了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是一种典型的帮倒忙行为。同时,它也激发了投机者的钻营欲望,破坏了政治生态。

——顾伯冲在《人民日报》刊文

■话语与“化雨”

一位领导同志在向基层干部群众解释“智库”这一专业性较强的概念时,将其比喻为“黎明前报晓的公鸡”。这通俗易懂地表达了智库的职能和作用就是及时、准确地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提供建议,当好参谋,当好预言者,不放“马后炮”。这样的话语生动传神,令人印象深刻,因而能让听者入耳入心。由此想到话语与“化雨”的关系。

能说话、会说话、善对话,是当好领导干部的一门基本功。领导干部的话说得好不好、到不到位,最终要看其能否产生春风化雨的效果,为听众所领悟、所接受,产生思想上的“共鸣”、行动上的“共振”。

话语与“化雨”发音相同、意义有别,甚至表面上看,二者之间并无必然联系。但论及话语的功效,又常常使人联想到“化雨”。从这个意义上说,话语是“化雨”的前提,“化雨”是话语的目的。然而,并非所有话语都能产生“化雨”的效果或影响。一些不切实际的假话、不着边际的大话、无关痛痒的空话,不仅不会有“化雨”的功效,反而会让群众心生反感和不满。只有那些鲜活生动、接地气的话语,才会产生“化雨”的效果。领导干部只有如此说话,才能更好地组织和动员人民群众,才能彰显能力和水平。

——肖凌之在《人民日报》刊文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