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辉煌十二五 喜看新成就
3上一版
 
发展新型墙材 建设美丽鹰城
《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为我市新型墙材发展加油助力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12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发展新型墙材 建设美丽鹰城
——平顶山市“十二五”墙材革新工作综述
 

如果说青山和绿水代表着大自然,那么建筑无疑是文明的符号。发展新型墙体材料,淘汰落后产能,是一项以节地、节能、利废、环保和改善建筑居住功能为核心的墙体改革,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我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抓手。

作为新中国煤炭工业最早的发祥地之一,平顶山一直十分重视煤炭综合利用工作,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我市的墙材革新工作紧紧围绕省墙改办和市住建局的工作部署,抓住国家大力推进墙材革新的大好机遇,因势利导,乘势而上,壮大规模,提升质量,优化结构,在“禁实”“禁黏”和发展新型墙材方面再次走在全省、全国前列。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为我省其他工业领域开展节能降耗和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参考样本,起到了示范作用。

多措并举助力新型墙材大展作为

“十二五”期间,我市墙材革新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立足资源优势, 瞄准打造全省重要的新型墙材产业基地的战略目标,主动适应新常态,奋力开创墙材革新工作新局面,取得了较好成效。

依托资源优势,发展新型墙材。依托煤矸石、粉煤灰等资源优势,积极引导社会资金,采取中外合资、国有大型企业投资、民营投资、股份制投资等多种形式大力发展新型墙材。组织参观学习,加大研发力度。市墙改办积极组织新型墙材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参加全国各地举行的新型墙材设备展览会、产品发布会、研讨会,邀请省级乃至国家级的专家指导我市新型墙材研发,先后联合骨干企业成功创建了河南省城镇污泥烧结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了“新型建材污水处理厂污泥应用技术”(获得河南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制砖窑炉余热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获得中国平煤神马集团一等奖)、“自保温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通过省级鉴定)等科技成果。

平顶山市墙改办主任张书芳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煤炭形势严峻,全市大型国有煤矿处于限产状态,加之煤矸石回填、小型煤矿取缔,煤矸石供应排放量逐年减少,煤矸石烧结砖企业原料匮乏问题突出。针对这一状况,市墙改办引导烧结类企业加大技改力度,对隧道窑窑型进行改造,利用低发热量煤矸石制砖,提高煤矸石利用率,同时寻找新的原料来源,缓解原料紧张状况。

据了解,“十二五”期间我市投入技改资金约1.5亿元,引导新型墙材企业进行技改升级,累计18家企业完成技改项目24个,其中2014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平强新型建材公司引进了国内先进的码坯机器人设备,每年节省人员资金180万元。

“十二五”期间,全市新型墙材生产企业新增23家,淘汰8家,企业总数达到63家,新型墙材总产能达到59.7亿标块,比“十一五”末增长18.4亿标块,年增速达到8.2%,累计生产新型墙材119.02亿标块;全市63家企业中,煤矸石烧结类企业产能1.2亿标块以上的达到6家,6.9米以上大断面隧道窑企业5家;粉煤灰蒸压加气类企业产能15万立方米以上19家,20万立方米以上13家,30万立方米以上5家;粉煤灰蒸压标砖企业产能1.2亿标块以上达到4家;板材类企业产能20万平方米2家;逐步形成了砖、板、块类品种齐全的产品格局,产品除满足本地市场需求外,还远销周口、驻马店、漯河、许昌等周边省辖市,成为辐射河南中东部地区的新型墙材产业基地。

保护耕地深化“禁实”“禁黏”成果

实心黏土砖大量占用、毁坏耕地,浪费能源,污染环境,是一种资源消耗型产品。作为被列为全国第一批限期“禁实”城市,我市墙改工作从墙体材料改革开始,通过发展保温、轻质、节能、利废的新型墙体材料,取代能耗高、毁地严重、保温性能差的传统黏土实心材料,达到保护耕地、节约能源、综合利用工业废渣、改善建筑功能、促进建筑建材业技术进步的目的。经过几年的奋战,我市各县(区)全部实现“禁实”“禁黏”目标。

狠抓组织领导。市区成立了以住建局副局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县、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机构,明确了责任分工,形成了逐级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狠抓制度落实。建立了工作督导、检查执法、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考核等制度,通过会议、督查、考核追究等方式,落实制度,推进工作开展。狠抓指导督查。制定督查计划表,组织各县(市)墙改办成立督查小组,分阶段实施督查,定期通报结果,督促整改,确保工作进度。狠抓新型墙材供应。鼓励企业依托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新型墙材,严把产品质量关,为“禁黏”“禁实”提供优质的新型墙材产品保证,确保建筑市场供应。狠抓舆论宣传。市墙改办统一为“禁黏”县(市)、“禁实”乡镇搭建大型户外广告,组织文艺宣传演出,提供免费的宣传品,“十二五”期间累计组织文艺宣传演出5场,提供新型墙材应用手册25000余本、横幅750条、通告10000张、录音光盘25盘,为“禁黏”“禁实”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舆论基础。

截至目前,我市5个县(市)全部实现“禁黏”, 19个乡(镇)实现“禁实”,累计21个乡(镇)实现“禁实”,2013、2014年连续两年获得省住建厅城市“禁黏”工作先进单位。

基金杠杆实现新老墙材交替

为进一步用好专项基金,发挥杠杆调控作用,“十二五”以来,我市加大新型墙材专项基金的征收力度,做到应收尽收,用经济杠杆促使工程建设各方业主选用新型墙材。“十二五”期间我市共征收专项基金18275.73万元,返退专项基金5974万元,用于新型墙材发展2160.79万元,市区报建工程征收比例达到100%,解缴率达到100%。

多管齐下抓征收。采取电话催缴、现场发放通知、行政审批大厅把关等方式,不断加大征收力度,做到应征尽征,“十二五”期间全市共征收专项基金18275.73万元。

张书芳告诉记者,“调控资金的使用就像双刃剑,如果用好了是对我市新墙材事业发展的推动力,可如果用不好就将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桎梏。”张书芳说,只有严格管理规范操作才能使这好钢真正用到刀刃上。为此,市墙改办严格按照《河南省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实施细则》(豫财办综〔2008〕98号)(简称《细则》)程序,根据建设单位报送的墙体验收申请资料,组织审查并派专人进行现场验收,符合返还条件的,由墙改办、建设单位双方按照《细则》规定的计算公式进行集中计算,报财政部门审核无误后,办理结算手续。

“十二五”期间全市共返还专项基金5974万元,形成了有征有返的良性循环。与此同时,“十二五”期间,严格按照《细则》中的专项基金的支出范围,累计投入675.15万元专项基金用于企业技改升级、产品研发和宣传培训,为我市新型墙材行业提档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只有多部门联动,从根本上夯实新墙材存在的基础才能真正助力企业得到良好发展。”张书芳告诉记者,抓市场,严监管,保证墙体、节能双达标是目前我市推广新型墙材的重要举措。

一是加强建筑市场监管力度。建立日常监管制度,每月第一周分组对市区建筑工程实施拉网式排查、监管,深入建筑工地宣传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政策法规,对墙体验收、节能登记等各个环节手续进行告知,为工程建设各方答疑解惑,有效地避免了工程建设各方因不了解政策而造成的工作失误。监管过程中,针对部分施工单位使用未经确认墙体材料现象,市墙改办监管人员从新型墙材的定义及产品确认政策入手,使其认识到未经确认的墙材产品厂家在产能规模、生产技术、工艺设备、质保体系建设等方面达不到相关标准,产品质量没有保障,而且根据专项基金返退政策,使用未经确认墙材产品的工程项目将不予办理专项基金返退手续。经过宣传,施工单位充分认识到使用未经确认墙材产品的危害性,如期完成了整改;二是实施闭合式管理。积极联合设计审批、质监、检测、节能科技等部门,严把各个关口,加大监管力度,杜绝未经确认的墙材产品进入建筑市场。“十二五”期间全市共监管工程项目1994.73万平方米,市区规划区新型墙材应用率保持在98%,县(市、区)规划区新型墙材应用率保持在95%,农村地区新型墙材应用率保持在65%以上;三是加大执法查处力度。近两年下发了节能整改通知60余份,查处违法案件2例,有效地规范了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确保市区新建建筑节能实施率达到99%以上。

“十二五”期间,市墙改办先后获得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度墙材革新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墙材革新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度城市‘禁黏’工作先进单位” “2012年度墙材革新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中冶杯墙材革新知识大赛二等奖”“2013年度墙材革新工作先进单位”“2013年度城市‘禁黏’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墙材革新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新型墙材专项基金征管工作先进单位”。

张书芳说,截至目前,我市因生产新型墙材累计节约生产能耗折标煤约73.99万吨,消耗煤矸石、粉煤灰等固体废弃物约2878.35万吨,节约土地约19693.08亩,减少二氧化硫废气排放约16647.75吨,2013年至今完成建筑节能分部工程竣工备案393.61万平方米,折合节约标煤7.54万吨,为全市大气污染防控和蓝天工程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十三五”我市墙改工作将再续辉煌

张书芳说,“十三五”期间,我市墙改部门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宣传贯彻《河南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条例》,坚持依法行政,紧紧围绕打造新型墙材产业基地和推进节能减排的大局,深化乡镇“禁实”成果,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加大产品研发、技改升级,提升新型墙材行业竞争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加快新型墙材产业提档升级;统筹城乡发展,提高农村地区新型墙材应用水平;提升征管水平,完善新型墙材专项基金征返循环机制;加大建筑市场监管,确保新型墙材应用率、新建建筑节能实施率,为我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墙材保障。

目标:到2020年,全市新型墙材产能突破65亿标块,比2015年增长5亿标块,形成新型墙材产业基地。

到2020年,建制镇政府所在地禁止使用实心黏土砖。

到2020年,按照国家、省新型墙材专项基金征收、应用、管理政策规定,新型墙材专项基金征管报建工程征收比例达到95%以上。

到2020年,确保报建工程监管率达到100%,市区规划区内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99%以上,县(市、区)规划区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98%以上,镇政府所在地新型墙材应用率达到95%以上;确保市区新建建筑节能实施率达到99%以上。

(邱爽)

使用新型墙材让鹰城更美(资料图片)

新型墙材展示厅 牛智广 摄

我市新建建筑全部使用新型墙材 牛智广 摄

荣誉牌匾 牛智广 摄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