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作业过剩”需多方反思
中国版“安珀警戒”该怎样穿越质疑风暴
“签约医生”与“家庭医生”有多远?
“卖宝马养二孩”不过是矫情
养老领域发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签约医生”与“家庭医生”有多远?

 

公孙好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和提升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要求各地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与管理、加强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保障与监督管理等。其中提到,到2020年,各地要力争实现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每个居民有一份电子化的健康档案。(11月26日新快报)

每个家庭都会有一个签约医生,这无疑是令人兴奋的事。为什么?因为普通中国人的家庭生活中确实需要一个医生,我们也一直期待他的到来。这个“家庭医生”应该发挥的作用是:当我们有一点头痛胸闷,抑或其他健康疑问时,都可以求助于他。他可以及时解答疑问,消除小的病痛,还能制定健康计划,发现有较为严重病症时,还能准确建议我们去最适合的大医院就诊。

这样一个“家庭医生”,无疑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可以改善国人的健康状况。有这样一句话,“中国人人都是医生,而发达国家人人都是病人”,意思是说,很多中国人不喜欢上医院,假如出点小毛病,基本都自己估摸着买药,“自我诊疗”;而发达国家的国民则喜欢事事咨询医生。这其中的差异,不是因为中国人懒,更不是不惜命,而是去大医院太麻烦,小诊所又往往不可信。假如有了可信赖的“家庭医生”,这一不良习惯自然会改掉。另一方面,可以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假如很多小病在家或就近就能看好,便能分流掉相当一部分病人,为大医院减压。

“家庭医生”如此之好,那么他真能来到我们每个人身边吗?回答这一问题,则要看清意见中明确提到的其实还是“签约医生”,而且也是在社区卫生服务这一语境下的。其实,目前很多老百姓对和社区医院签约,已经并不陌生,这一政策在青岛也已实施多年,很多市民享受过其中的实惠,比如远低于市场价的药品。不过,社区医院难言完美,无论是医疗设施,还是医护人员的水平,都有待提高,有些甚至连基本的化验也做不了。而且,一个社区医院往往只有寥寥几位医生,却对应着成百上千的家庭。

意见中的“签约医生”与人们期待的“家庭医生”能否实现基本一致,这是一个关键问题。而假如意见中的“签约医生”,只是简单等同于如今现实生活中的和社区医院签约,那么其作用无疑会大打折扣。当然,按现有的医疗服务水平,实现“到2020年让每个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签约医生”这一目标,的确能看到希望。但这种大打折扣的目标,意义究竟有多大?

总之,争取让普通家庭拥有签约医生是一件好事,可谓利国利民。但是落实之日,最好先听听民众的意见,了解民众的真正需求。谨防只是在形式上完成任务,却让民众应享的福利只停留在纸面上。这离不开政府部门对医疗卫生方面加大投入,也需要以更广阔的胸怀,吸纳社会力量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加入其中,只有这样,民众期待的“家庭医生”才能真正看得到影子。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