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读者之声
3上一版  下一版4
 
“作业过剩”需多方反思
中国版“安珀警戒”该怎样穿越质疑风暴
“签约医生”与“家庭医生”有多远?
“卖宝马养二孩”不过是矫情
养老领域发展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15年11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业过剩”需多方反思

 

话题背景

近日,关于孩子作业的话题再一次进入了热搜榜,有人感叹一二年级的数学题太难,也有人抱怨作业太多体育锻炼太少,还有人为凌晨赶作业导致猝死的学生唏嘘不已。

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

翟红果 (市地方史志办公室)

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一直是社会、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不能一阵风,也不能只说不做,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一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对学校加强检查监督,严格按照规定,布置家庭作业。早在2009年,我省就明确规定了学生家庭作业的时间。教育部门要严格法纪法规,发现违规现象应及时予以处理。二是提高老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是最好的减负方法。教师要给学生精选作业,控制好作业量。尽量做到已经做过的习题不要重复,可有可无的习题不做,学生已经掌握的习题不做。同时要量身定做,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三是家长要切实关心孩子,给孩子爱的关怀。很多父母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第一句话就是:“作业写完了吗?”这句话无形中给孩子增加了压力。做父母的千万不要关心孩子飞得高不高,一定要关心孩子飞得累不累,孩子需要的是爱,而不是要求。同时,要劳逸结合,最好不要让孩子做得很晚,以免影响孩子的睡眠。还要培养孩子的多种兴趣和生活技能,这是孩子的成长之本。

让学生享受到减负的快乐

梁云祥 (汝州夏店乡)

邻居家的孩子今年读小学一年级。他告诉笔者,按照学校规定,孩子每天早晨7点40分进校门,下午3点40分离校。从在校时间上看,孩子的学习负担并不重,但是孩子的家庭作业一大堆,又是抄写默写,又是背诵预习。面对这一大堆作业,做作业速度快一点的,没有一两个小时写不完,速度稍慢一点的,两三个小时也很正常。

在高考制度改革缓慢、就业压力日益加重、学习成绩决定孩子就业前途、升学率影响学校和教师命运的当下,要想推行素质教育谈何容易?你若想推行素质教育,我就来个虚晃一枪,把学生负担推给课外、推向家长,这样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究竟有何区别?由是观之,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必须加快教育改革步伐,从根本上铲除应试教育的温床;要真正推行素质教育,还须建立健全素质教育长效机制,强化对教育过程中每一个环节的制约督促,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用高质量的课堂教育、校内教育,让学生真正享受到课业减负和自由发展的快乐。

孩子需要家长的关爱

解红 (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

“你的孩子学习很一般,把她放在人群里很快就会被淹没的……”这话是女儿的高中班主任告诉我的。可我从未跟孩子提起。孩子每天的作业多得堆成山,老师说在学校里她是最不起眼的,可是她回到家一头扎进书房,不敦促她吃饭她是不会出来的。这样的孩子虽然笨拙,但是非常勤奋。我深知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老师认为的笨孩子,可是父母从来不会因为我学习成绩不好而训斥我,绝不会问我作业写完了吗?

女儿,妈妈希望你保持健康乐观的心态,唯有健康的生命,才是快乐人生的载体。要合理地调节饮食和睡眠,不要熬夜、不要挑食、不要加重思想负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女儿,妈妈希望你不要给自己施加压力,轻松应对,淡定从容,微笑前行,胜利属于你,美好属于你!网上流传的一段话:“孩子不怕累,不怕苦,怕的是不被理解,不被真爱!”这也是许多父母要谨记的一句话。

布置作业“有学问”

梁宝辉 (叶县县委办公室)

当下,某些老师课堂上讲得不深不透,学生听得一知半解,课下却热衷于布置家庭作业,把消化知识的担子卸给了家长。其实,给学生留作业很有学问,如果方法得当,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还能激发学习兴趣。反之,过多的作业会给学生加大压力、适得其反。

笔者建议:一是布置作业前应心中有数。课堂之上,应尽量把知识点讲清楚,提倡向课堂教学要质量。老师应考虑减少作业量,提升精准度,找到学生期待、家长满意的“最大公约数”。二是布置作业时应做到有的放矢。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学生的兴趣爱好广泛,除了常规书写类作业之外,能否考虑作业的多元化,多倾向于网络作业、社会实践,只要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作业也可以不拘一格。三是作业完成时应用心批阅。一些老师布置作业之后就万事大吉,要么让家长批改,要么让学生互相批改。不管何种类型作业,都需要老师静心批阅,从中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不足,衡量自我教学的优劣得失。

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邱利刚 (湛河区马庄街道办事处)

做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适当的家庭作业可以提升教育质量,但多了就容易产生副作用,不利于培养孩子的个人兴趣和爱好。

给学生减负,一直是社会、学校和家长们共同关注的话题。学习不是孩子的所有,老师和家长在照顾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培养孩子的多种生活技能。在家培养孩子建立时间观念,集中精力逐步提高写作业的速度,减少做作业之累。另外,家长不能总是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和补习班,因人而异可以与孩子进行体验式的活动学习。学校不能进行“填鸭式”教学,努力提高“教”的水平和“学”的效率,因地制宜地多安排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此开拓学生的眼界。相关部门应该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推进教育改革和转变教育理念,切实推进义务教育资源均衡发展,改变单一地以学生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教师的考核制度,建立科学的、多元的综合评价体系,营造一个适合人才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社会、学校和家庭教育要互相配合,多方共同努力给孩子创造更多自由发挥空间,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得到全面发展的需求。

让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

玫昆仑 (湖北咸宁嘉鱼县财政局)

布置家庭作业是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查漏补缺。但“海量”的家庭作业却成了学生们最大的负担。

究其根源,关键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老师、家长都在追求分数,“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为了提高分数,学生们必须做大量题目和试卷。于是,中小学生书面作业多了,体育锻炼时间就少了,睡眠时间更少了,学生们的身体健康如何保障?据相关调查显示,我国超过70%的中小学生睡眠不足,有49.5%的学生认为,睡眠不足的原因是作业太多。

当然,反对布置“海量”家庭作业,并非说不能布置家庭作业,关键是老师要学会布置家庭作业,尽量少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多布置一些素质培养、体育锻炼、科普教育、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家庭作业,让学生们心甘情愿地乐于去做。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把课堂作业变成“能力训练场”,把家庭作业变成“生活实践场”,把师生从应试教育的“题海”中彻底解放出来,让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享受学习的乐趣。

作业也要量身定制

刘选启 (湛河区人大常委会)

老师给学生布置作业应该尽量做到量身定制。老师给学生布置适量的作业,可以起到消化理解所学的知识的目的。但凡事都有一定度,何况是对正处在生长发育、生理心理都尚不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如果作业过多、过难、过重,让他们不堪重负,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量身定制,就是要根据中小学生的年龄、身体和心理状况,分层次、有区别地给学生布置家庭作业,不能“一锅煮”“一个样”,让成绩好的“吃得饱”,让成绩差的“吃得了”,不至于出现“一道小学作业题,难倒两个博士生”的笑谈和“有学生为凌晨赶作业导致猝死”的悲剧,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在1到2小时内顺利完成作业,按时休息,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学习。

布置的作业不在于题多量大,而是要反映教学本质,抓住要害,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理解消化重点内容,善于灵活运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同时,还应该给学生适当布置一些体育和实践性作业,让学生走进体育场所、社会课堂,参加体育锻炼、社会活动,进而使学生的身体得到锻炼,体质得到增强,又使学生增长社会见识,感悟生活本质,获得更多的人生乐趣。

编辑絮语

学习要张弛有度

11月10日早上,河南省南阳市第十三中学九年级学生文博猝死课堂,其父亲发文写道:“娃啊!爸爸深深忏悔:每天睡眠那么少,还无形中增加你的学习压力……你喜欢的东西爸爸都带来了,激光笔、强光手电、放大镜、镁棒……愿天下父母别再给孩子加压了,还他一个轻松自由的童年。”这真是一个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的消息。

虽然文博猝死的真正原因还没有确定,但是文中提及的“作业过多”“睡眠时间少”“压力大”则是中小学生面临的普遍问题。“减负”的口号虽然喊了多年,但学习成绩与升学就业挂钩,学生的课业压力有增无减。与此同时,应当得到全面发展的体育却没有跟上前进的步伐。有资料显示,近20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一直呈下降趋势,中小学生上体育课猝死、跑步猝死的报道屡见报端。

前段时间,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英期间,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他表示,BBC纪录片《我们的孩子够强吗?》让中国民众认识到张弛有度在子女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孩子玩得太少了,要让他们多玩一玩。

是的,中国的孩子压力太大了,玩得太少了。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之下,孩子从幼儿园起就面对无情的竞争,而体育锻炼、动手实践只能让位,这些所谓的副业在孩子们眼中是那样可望而不可即……或许直到死亡来临,许多家长才有可能思考学习成绩与身体健康、动手能力之间的关系。

然而悲剧一旦发生,后悔为时已晚,不能等到病入膏肓才开始加强体育锻炼,不能等到高分低能才开始注重动手实践。猝死的孩子、忏悔的父亲难道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吗?“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曾经这样的标语很励志,但是如今也真的会“杀人”。在多元化的成长环境下,好身体、好性格、好习惯才是更应该注重培养的成才因素。 (墨墨)

■ 下期话题预告

农民工有座不坐

近日,网友在南京地铁10号线上看到两个席地而坐的农民工。车厢里明明有很多空位,两人却坐在地上,可能是怕把座位弄脏。网友被这一幕打动,并顺手拍下照片传到了网上。

照片中,一名身穿黑色衣服、灰色裤子的男子坐在地铁车门的旁边,裤子上沾满了灰,另外一名男子穿着深绿色外套和灰色的牛仔裤,脚上的皮鞋沾了不少泥,看起来像是农民工兄弟。空荡荡的车厢,这张他俩席地而坐的照片令很多人动容。

网友“@最美的是你的名字2”称:“突然觉得鼻子一酸,这些为了城市建设的工人,这么晚了,明明累了一天,却认为自己身上脏,有座位都不坐,坐在地上!好心疼的感觉。”

下期话题:农民工有座不坐。欢迎参与讨论。

书面来稿请寄本报专副刊部。

电子信箱:baixinghuati@qq.com,请在邮件主题栏注明“话题”字样,也可登录《鹰城网事》论坛“百姓话题”板块或加入“读者之声”QQ群(322625303)讨论,截稿日期为12月3日。 (刘思鸣)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