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舞钢新闻
3上一版  下一版4
 
义写春联
庙街乡去年投入 1200多万元改善民生
舞钢市探索循环畜牧养殖模式
舞钢市“书记信箱”架起干群连心桥
山沟里出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朱兰街道引进项目投资13.5亿元
舞钢市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称号
管护大棚草莓
舞钢市多举措扶贫显成效
版面导航     
平顶山新闻网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新闻搜索: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5年2月1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沟里出了“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革命老区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变迁记
 

初春时节,暖阳融融,水湛天蓝,革命老区舞钢市尹集镇张庄社区更显现出它的美丽。一个“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的革命老区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发展,被农业部认定为2014年“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多见石头少见人”的乡亲们也摆脱了大山的“阻挠”,成了入住楼房、广场里休闲的“城里人”。

骄傲自豪的社区人

行走在张庄社区,随处可见的徽派建筑、小径庭院给人以静谧感、庄重感。灰檐白墙取代了往日的石砌土坯;硬化小径告别了“亲”人的泥泞。老区人民告别了昨天,用勤劳和智慧描绘着美好的今天、明天。

张庄社区的前身是一个行政村。298户人家、1015人分成了大大小小9个自然村,分散居住在尹集镇西部旁背山下的沟沟岔岔里。最小的自然村仅有3户人家,距离村外的沿湖大道4公里。

2009年,舞钢市实施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张庄村作为革命老区村,规划在沿湖路南建设新社区,让山里的群众走出大山,改变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指数。目前,两批150多户先后搬进社区。

“这里好,比天天四面看山、少见日头强多了,能多活10年。”正在庭院玩牌的何凤祥老人如是说。

村党支部书记张自贤讲了一个故事:村里有青年外出打工,别人问是哪里人,青年说是舞钢的。舞钢什么地方的?张庄社区的。哎呀,你们那社区好呀!青年一脸骄傲地回道,那是,远可观山,近可赏水,天天生活在景区里。

观念转变的村民

张庄村有一个叫石龙沟的地方,沟内有4个自然村。先辈们相信石龙能带来富足、幸福,可祖祖辈辈也没能富起来。

李霞是张庄社区农家院1号的老板,是首批从石龙沟搬进社区的。她靠经营当地的沫糊、懒豆等农家特色小吃起步,借助当地农信社房产可抵押贷款政策,把死资本变成活资产,逐步壮大,农家院1号成了社区乃至当地餐饮业的金字招牌。50多名社区中年妇女也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成了上班族。

邱建功是张庄村的贫困户。他说:“住山里时,天天为吃饭发愁。搬进社区,建房欠下3万多元的债。当时心里没底,常为还债发愁。在社区的安排下,我们一家都有事干。孩子外出务工,媳妇在社区饭店上班,我为社区搞保洁,老婆照看孙子,3年还清了债,现在手里已经有了六七万的存款。”

赵福财养波尔山羊,去年有90多只小羊羔出生,他估摸着,全年养羊的收入要突破10万元。

张自贤告诉记者:“村民进入社区以后,许多人学会了做生意,先后建起‘农家乐’饭店26家,‘农家乐’宾馆18个。其中,有3家集吃住为一体,能一次性接待50人以上。按照发展旅游业、养殖业的思路,一些村民利用当地优势,建起了养殖场,有3家存栏达到600头。入住社区的居民,人均年收入已经超过2万元。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有50多户。”

张庄人,正传承着勤劳的光荣传统,创造着他们的未来梦。

能谋善划的领头人

“群众搬进社区不是万事大吉了。”张自贤,张庄村的领头人,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他说,“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的收入,是落实市委‘搬得进、住得稳、能致富’的根本。无论是开‘农家乐’,还是搞种养殖,一部分人的带头作用有巨大影响力。还有一些村民搞农家土特产,让游客进园采摘等,也增加了收入。让我欣慰的是,许多人学会了做生意。”

在张庄社区,青壮年外出务工、闯天下,剩下的中老年人中,许多人通过村两委会的引导、镇政府的帮扶,找到了致富门路。

这么好的社区,张自贤却没有搬进来。他说,要等到群众搬完之后再说,只有干部严格要求自己,办事才有力度,服务才能到位,群众才能心稳气定。他和村两委会严于自律,带出了好队伍,带出了和谐安宁、安定团结,张庄社区多次被评为社会综合治理“三无村”,20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

(本报记者 王岗)

 
3上一篇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