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文化
3上一版
 
夏店镇与宛洛古道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8月20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夏店镇与宛洛古道

夏店水库
荆源寨寨墙残垣
 

◎张新玉(河南平顶山) 文/图

夏店镇是豫西宛洛古道上行商落脚、货物聚散的历史名镇,当地人称之为夏店街,原名夏家店,据说始建于夏朝,为千年古镇。

当地流传,夏朝的茂将军率师北征,与马将军对峙荆源寨。马将军兵马疲惫且少,部下受风的启发,令士兵连夜在山上的树上遍挂马铃。山风起时,马铃声撼山谷,似千军万马自天而降。这座山就叫马铃山。茂将军闻声惊悸,仓促败北,忧惧而亡。士兵们哀恸欲绝,捧土葬将军于山谷,墓如山丘,俯卧汤汤荆河之际,这就是民间熟知的茂茂冢。此后,留下为茂将军守墓的士兵在荆河出谷东转处的高地上定居下来,这便是千年古镇夏家店的由来。

岁月流逝,物换星移,夏家店随之盛衰起伏,汉唐时曾声名鹊起。新中国成立后,为扒土肥地,当地人拆夏店街李家北大院,有唐代房舍为典型的榫卯结构,坚固异常,令拆者颇费周章。

古人云:恶打寨墙善修桥。清朝晚期,外有列强入侵,内有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政局动荡。咸丰同治年间,汝州屡遭捻军攻掠,盗匪蜂起,地方局势险恶异常。为防盗匪,御捻军,各地纷纷凭险修寨以自保。同治元年,夏店街大户李如华组织力量,出巨资修起4.5公里余长的环夏店街寨墙。寨墙垒土而起,高三丈有余,顶宽数尺,有寨楼寨垛等防御设施,东西南北修四座坚固的寨门。寨内套寨,机巧连环。寨外北邻荆河(荆河自禹王山和柏崖山间流出,过夏店街北朝东南流去,经毛寨、李户、大张、许寨向南注入北汝河),西有西沟,南有南沟等自然河流或水流环绕。临河傍沟,为打寨墙挖土,西南东三面挖出了深深的寨壕。再后来,寨壕里向两侧挖有窑洞,可以住人或做牛棚。这样的规模,在汝州西部,仅次于临汝镇。夏店街的寨墙自打成起,到1947年底陈赓兵团解放夏店街,剿灭匪首平文正止,近百年间固若金汤。相比之下,夏店街周边的毛寨、扈寨、孔寨、鲁寨、荆源寨等,就小一些。

夏店街的寨墙之内有四条街道,住户密集,高低错落,人口逾千。寨内有祠堂、学堂、庙宇、戏楼,也有收获季节便于打粮的场地,以及防御居住合一的窑洞,更有方便客商食宿的南店房、北店房和花粮行。如今,人口近万的夏店镇除平氏祠堂和学堂外,其他旧迹基本无存。

夏店街是宛洛古道上的重要节点,为沿途客商歇脚、交流之地。现在,镇上的古稀老者依然记得夏店街寨外行商赶着骡马,驮着布匹、棉花、粮食、杂货等,伴着悠扬的铃声,沿寨外宽宽的土路北上或南下的情景。

笔者查阅宛洛古道史料,偶得山西晋城王怀中先生《迢递关山路》一书。他认为,宛洛古道是“明清时期山陕商人长途转贩的重要道路”,并在书中简述了战国、秦汉、唐代和明清宛洛古道的沿革,肯定了古道在经济沟通、行政管辖和文化交流等方面的作用,重点描述了宛洛道南段的三鸦路(南起南阳盆地,循白河支流口子河谷越伏牛山分水岭,经瀼河谷北抵鲁山),着墨较多的重要关隘是今鲁山县境内的鲁阳关。但是,鲁阳关以北的宛洛古道北段则为空白。

笔者最近回乡探访,认为宛洛古道出鲁阳关,进入老汝州的半扎寨后分作两路,赶大车的客商走庙下、临汝镇入伊川境,过伊阙关到洛阳,路途较远。骡马的客商走三山寨、夏店街进入伊川县境内的段岭、冯家岭和小郭沟,沿崇山峻岭间小道,过西石门即鼎子关,江左、吕店及偃师寇店镇的大谷关到洛阳,路程较近。

为了探寻夏店街至鼎子关的古道旧迹,7月31日那天,同学李平安骑电车载着我来到关帝庙村北,沿山谷察看荆河发源地的两条分支。东边的一支从马铃山东端的俩沟、王堂村沿山谷流出;西边的一支从马铃山西端的小郭沟、何庄沿山谷流出,汇流马刨泉南,之后注入夏店水库。

夏店水库是座普通的小型水库,坐落于禹王山和柏崖山之间,兼防洪、灌溉一体,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临汝县修建的第一座水库。

据载,夏店水库的基址是黑龙潭水库。黑龙潭处荆河的关口,扼古宛洛驿道要冲,禹王山和柏崖山相峙的峡谷底端。道路贴壁,狭窄陡滑,是个单不夜路、结伴方行的地方。据老人们讲,潭底黑龙作怪,祸害百姓,后人建造大坝制服了黑龙,老百姓才过上安稳日子。然而,每逢暴雨时节,荆河滔滔,遥望河岸,不辨村舍。为此,新中国成立后重整山河,才有了夏店水库的数次修治。如今的夏店水库坝高25.4米,坝长617米,顶宽5米,像拉满的弓,横卧于荆河之上。大坝东头是繁忙的关湾线,高耸的通信塔、新型烟炕房、山顶移民区和夏北村党群服务中心梯次布局,与水库上自然村联成一体。

值得一提的是,荆河发源地西边一支流经的山谷,就是当年宛洛古道的一小部分,探访者只有走进去,才能体验古道之荒凉。遗憾的是,前些年石料开采和铝矿残渣堆积改变了古道旧迹。

骑车经过已被填埋的马刨泉、面目全非的茂茂冢,从白窑镇行到东石门,在山神庙前稍事歇息后,我们转向马铃山西端的西石门。虽汗水淋漓、人饥马乏,宛洛古道旧迹依然不可寻。想起父亲的朋友李松臣的话,西石门就是鼎子关,豫剧《鼎子关》的故事就发生在那里。而鼎子关又叫三岔口,两个盗匪精妙绝伦的表演遂浮现于脑海,再想起一路群峰叠翠的美景,庆幸终没白来。

归来思量,宛洛古道旧迹难觅,缘由很多,可列出的是:自然环境的变迁难以避免;社会的发展伴随政治中心、经济中心的转移,加上交通方式的变化,古道难免遭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经历,昔日古道上客商云集、骡马咴咴之景象早已湮没在枯树长草内,消失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忆中。那遥远而漫长的古道,我们用脚丈量出来的那部分大可忽略。然探访古道保护旧迹,不是心血来潮,而是探究有借鉴意义的历史,这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