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名瓷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名瓷篇】5000年蒲城古陶绽新颜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8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魅力鹰城 汝瓷之源·名瓷篇】5000年蒲城古陶绽新颜

融合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蒲城古陶提梁壶
张伟用传统技法制作泥坯
复原的古陶器
张伟研究古陶艺术品
张伟按传统工艺烧制的陶器
张伟向记者介绍古陶知识
 

□本报记者 朱江淼 实习生 李卓/文 王尧/图

8月12日,在初秋阳光的照射下,蒲城店遗址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蒲城店遗址位于卫东区蒲城街道,最早发现于上世纪50年代。1963年6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蒲城店遗址为全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蒲城店遗址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现场还保持着原生态,地上绿草茵茵,两边的田地里,秋作物摇曳生姿。

遗址现世

2004年,许平南高速公路平顶山段引线开始修建,在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市文物部门联合对蒲城店遗址引线经过的部分进行了发掘。发掘的成果令人振奋,显示该遗址是一处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两周、春秋、战国、汉、宋、明各个时期连续使用的大型遗址,以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遗址为主,又有两周、汉、宋、明各个时期的遗存,发现有房基、壕沟、灰坑、墓葬、水井、灶等遗迹。对于研究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和夏代二里头文化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在蒲城店遗址考古发掘中,各个时期的历史遗迹和遗物众多,其中在龙山古城池里发掘的距今约5000年、属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一座双火膛石孔陶窑保存完好,当时在国内属首次发现,对研究远古时期陶器烧造工艺价值巨大。

这座珍贵的陶窑如今保存在平顶山博物馆里。陶窑高约1米,长两米多,顶部接近圆形,上面有10个碗口大小的箅孔,能迅速提升窑温,同时,可使窑室里的陶器坯体在烧制时均匀受热,为烧制更精美的陶器提供了可能。

“这是国内发现最早、最完整的陶窑,说明当时人们烧制陶器的技术已经比较先进了。”河南莆城古陶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张伟说。

工艺还原

张伟与蒲城古陶的缘分始于2015年。

毕业于重庆建筑大学的张伟格外喜欢中国传统文化,早在2004年,他就开始复原鲁山花瓷,2009年复原成功,2011年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召开的专家鉴定会上通过鉴定,“达到或超越唐代花釉瓷(鲁山花瓷)的技术水平”。

近年来,卫东区依托辖区资源禀赋,全力发展文旅文创产业,复原具有显著龙山文化符号的蒲城古陶成为重中之重,这和张伟的设想不谋而合。

为复原蒲城古陶,张伟组建了以国家级、省级陶艺大师为核心的研发团队,多次前往遗址实地考察,将收集到的古陶器、陶片、胎料、窑具等进行测量化验,通过化学分析逆推反应过程,最终于2019年率先恢复失传千年的蒲城古陶制作技术,成功复原蒲城古陶。

“2019年后,蒲城古陶的复原又经历了4次变革,才形成目前我们看到的产品。”张伟说,在变革的过程中,他和研发团队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中间也曾有过动摇,所幸坚持了下来。

在用历史的温度(800℃)和造型烧制时,成功率很高,当用现代的温度(1200℃)烧制时,原来的配方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成品率极低。“当时摆在面前有两条路,一个是用外地的原材料,这个问题能够轻而易举地得到解决,一个就是坚守本地属性,让蒲城古陶真正的名副其实。”张伟说,经过长久思考,他和研发团队选择了坚守,并花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原材料,通过反复实验和比对,终于得到了科学的配方。

“大美当随时代。第四次变革时,我们在保持原创设计的同时,创新加工理念、装饰理念,融入现代工艺,让产品更加贴近生活和现代审美。”张伟说。

张伟的坚守得到了回报。2022年,蒲城古陶推向市场后,销量远远高于其他产品。

2023年,蒲城古陶作为文化产品与欧洲和非洲的一些国家进行交流,为产品走出国门、提升知名度打下了良好基础。今年3月21日,塔吉克斯坦驻华大使馆在北京庆祝本国的传统节日——纳乌鲁兹节,张伟应邀出席,并携带蒲城古陶作为文化交流产品,分享、交流我市的陶瓷文化。

传承发展

2023年8月,张伟投资的蒲城古陶文化产业园项目开工,该项目是我省“三个一批”重点项目,目前部分机器已经进场,预计9月份建成投用。

该项目位于卫东区东环路街道魏寨村,紧临平煤大道。项目预计总投资5亿元,总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计划改造出8个生产车间,投入6条智能化生产线。项目建成后,日产单品量可达1万件,年产值3亿元以上。

发展是最好的传承。张伟说:“我们不但要把历史上的东西还原出来,还要在新的时期有新的作为,实现新的发展。”

“之所以选择在卫东区建设产业园,一是因为卫东区古陶文化符号显著,二是矿产资源丰富,再加上我市正在大力发展北部山区,文旅文创前景光明。”张伟说。

在张伟看来,为了把蒲城古陶真正做成一个产业,除了政府的引导和政策支持外,企业也需要时刻创新,用科技思维创新研发新型陶瓷材料,改变现有的陶瓷烧制技艺,提升陶瓷烧制的艺术创造性和使用性;要用工业加工思维赋能古陶生产,如3D打印造型艺术的运用等,提升陶瓷造型的加工精度等,让古陶的市场应用前景更加广阔、更加贴近生活。“如果概况成一句话,那就是让艺术产品回归生活,让生活用品充满艺术。”张伟说。

张伟还有一个更大的“野心”,那就是把我省的名陶瓷一一复原。

“知道这是什么瓷器吗?”张伟拿出一个造型精美的茶盏。

“这是我刚刚复原的柴瓷。”张伟笑着说。

柴瓷因五代十国后周皇帝周世宗柴荣而得名,同样以他名字命名的柴窑专门为朝廷烧制御用瓷,其产品具有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特征,但因烧制时间短,产品数量有限,存世品极少。

柴瓷有很高的赞誉度,复原难度同样高。“为了这个‘青’字,我们反复实验了几百次,最终才得到这个最满意的颜色。”张伟说。

在艺术的道路上,张伟孜孜以求,为此他深入研究了中国传统色系和西方色系。“中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我就想着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一点贡献,这也是我坚持做蒲城古陶的动力。”张伟深情地说。

统筹:王冬梅 执行:董佳理 视觉:李永伟 王玉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