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时评
3上一版
 
今日观察|决不容忍暴力伤医行为
漫话|快乐童年
一周点击|暑假值班
一周点击|宗馥莉离职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7月22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今日观察|决不容忍暴力伤医行为

 

文/雨来

又发生一起让中国的医者感到悲伤和愤怒的事件。

7月19日13时许,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李晟医生在门诊诊疗中,遭到一男子持刀伤害,经抢救无效,于7月19日21时许不幸去世。

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医生加班虽然司空见惯,但门诊加班却属少见。医生在门诊值班,与我们平时上班并无两样,无非到点下班。即使有患者耽误一些时间,但一般看完这个病号,医生就会洗手下班,让后面排队者下次开诊再来。李医生放弃午休在门诊加班,足见他对患者盼望医生的理解与宽容。事实证明,李晟医生在同事和患者心目中有口皆碑。遇害时,他甚至还没吃午饭。人走了,徒留饭盒孤零零地在他的办公桌上。

这是一起患者家属伤医事件。目前的消息是,凶手家人多年前在另一名医生手下做过心脏手术,据称预后不好。凶手心生恨意,在7月19日午后持刀来医院泄愤。由于李晟医生在门诊加班,遂成为凶手的伤害对象。

有人说,要找到伤医背后的原因。我还是那句话:对举起尖刀的歹徒,不用听他背后的故事。没有任何委屈大到能让一个正常人向医生举刀,除非他不正常。

伤医事件亲历者、北京眼科医生陶勇发表长文,谴责暴力伤医行为,建议医院实行安检。对此,我并不认同。暴力伤医是偶发事件,如果在患者与医生之间横起一道安检之门,会增加患者与医生之间的心理隔膜,对目前的医患关系并无好处。

还有人说,暴力伤医事件只是表象,根源在于医患矛盾。在我看来,不必把一起偶发事件与医疗体制建立逻辑关系。这就是一起偶然的、意外的伤医事件。向宏观的医疗体制找原因,无非是为凶手开脱,为其行凶寻找合理性。决不能容忍这样的思维逻辑。

事实上,也正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舆论对医患矛盾推波助澜,才给很多根本不了解医患关系的人产生一种医患互为矛盾的印象。这里边,不乏一些专家教授。

近段时间,网易科技、凤凰网财经等媒体平台,播发对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一位李姓教授的专访。李教授说:“我们医疗费的上涨速度是全世界最高的,我们大量的钱是去浪费的。”“医院拼命在创收,所以费用不断在升高。”“医疗费用都去哪儿了?多开了多少药啊!多开了多少检查啊!”“医院要挣钱,挣钱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大量,其实就是过度医疗。”

这样的言论让人遗憾。但凡有正常智识的人都知道,到医院看病,必要的检查是正常操作,毕竟几根手指号脉没有X光、核磁共振和血液化验来得清晰准确。不否认有极个别医生会违背医德过度检查和医疗,但把极个别的行为说成一般现象,解释为医疗费用不足的原因,缺乏事实基础,与教授的知识理性并不相符。

我国有14亿多人口,医患关系最大的矛盾是人多钱少。人口基数大,还要少花钱享受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谈何容易!这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问题,更不是过度医疗造成的。一味炮制这样的言论,只能给医患关系火上浇油。

我们还要认识到,医疗技术是有边界的,不可能治愈所有疾病。一旦治不好病,就归咎于医生治疗不力,这种人无知又可怜。

李晟医生遇害后,中国医师学会发表声明: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暴力伤医行为,坚定不移地捍卫医务人员尊严。

提醒大家理解这个逻辑:捍卫医务人员尊严,就是捍卫患者利益。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