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新农人
3上一版  下一版4
 
80后新农人任延旭:黄土地上可生金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5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80后新农人任延旭:黄土地上可生金

任延旭在麦田察看小麦长势
 

□本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5月18日上午,郏县安良镇高楼村任尚家庭农场,看着眼前翻滚的麦浪,43岁的任尚家庭农场主人任延旭掐下几个麦穗,在手里揉揉吹吹,把颗粒饱满的麦粒放进嘴里嚼了嚼,喜不自禁地说:“嗯,好香!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任尚家庭农场种植的都是订单小麦,收割后,这些麦子将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出售。

从打工仔到有“职称”的新农人,任延旭在家乡实现了“黄土地上生金”的创业梦想,成为闻名乡里的新农人。

返乡换赛道 农民还是要种好地

1981年,任延旭出生于高楼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2000年春,高中毕业的任延旭揣着借来的100元远赴深圳追梦。下了火车填饱肚子后,他口袋里只剩下3元钱。

任延旭游走在深圳街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发小广告的活儿。虽然前半个月没工资,但管吃住,他有了个落脚地。

散发小广告期间,任延旭在机缘巧合下又做了一名保健品销售员。

任延旭每天背着提包挤公交车给深圳市区各大药店送货,有时候要步行几公里。半年后,任延旭成长为一名区域代理。

在深圳摸爬滚打十多年后,他在保健品销售行业赚取了人生第一桶金。

在都市里打拼十多年,任延旭静下心来想,自己本来就是农民,为什么不能在黄土地上闯出一片新天地呢?2017年,任延旭返回家乡,把乡亲们零散的土地集中整合,承包了130多亩(1亩≈666.67平方米)土地种植小麦,注册成立了郏县任尚家庭农场。

粮食要高产稳产,科学管理是关键。任延旭跑到郏县县城寻求农艺师,到其他乡镇向种粮大户“取经”。防范病虫害需科学应时、测土配方施肥要精准、灌溉喷淋适度防板结、使用新种子舍得投入……经过一番摸索,任延旭很快掌握了科学增产的要领。经过浇水、施肥等精心管理,任延旭农场里的小麦亩产比其他农户家的麦田增加了100多斤(1斤=500克),农业投资相对也低了很多。

次年,尝到了丰收喜悦的任延旭将种植面积扩大到了380多亩。他安排本村30多名村民在农忙季节就业,仅此一项,就让乡亲们年增收30000多元。此后,任延旭更把犁地、播种、浇水、农药喷洒等具体事宜托管给乡亲。他常说,一个人不能把钱都赚完了,要帮助更多乡邻一起赚钱致富。

订单小麦闯出新天地 新农人带富众乡邻

2020年,任延旭与湖北省襄阳市粮贸公司签订了小麦订单回收合同,种植的泛麦8号小麦优良品种成熟收获后,以每公斤高于市场价0.2元的价格进行回收,供应贵州茅台酒厂,每年向贵州茅台酒厂供应优质小麦5000吨。

为了便于储存粮食,任延旭在自家旁边建起了占地400多平方米的仓库。种粮大户李现保和高自杰也把自家收获的麦子存在了任延旭的仓库内。“我们三家去年收获了400多吨小麦,收购商当场进行了毒素检测、硬度测定和水分测量,每项指标都高于国家标准,最终成交价为每公斤2.7元,比国家最低保护价还高出约0.2元。亩均按1000斤算,可多卖200元。”李现保笑着说。

任延旭致富后,还带动了安良镇10多个村庄的农户发展订单农业6000多亩,实现了共同致富。

2022年8月,任延旭参加了农业农村部、河南农业大学主办的乡村振兴带头人头雁计划培训。任延旭说,以前他种地的亩产是800斤至900斤,通过学习,现在亩产能达到1100斤到1200斤,一亩地提高效益300元至500元。

粮食高产,科技先行。任延旭不断提高自身知识储备,多次参加郏县农业农村局开展的新农人科技培训班学习,并成为河南农业大学“头雁培训计划”的首批学员。今年2月,任延旭还取得了农艺师中级职称。

2022年,任延旭引进种植高油酸花生益华1号高产品种150亩,推广菌肥替代技术、绿色防控技术及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措施,花生亩均产量430公斤,较上年及周边农户增产130公斤。所产的高油酸花生全部由山东鲁花集团收购,每亩实现增收300多元。

次年,在任延旭的示范带动下,周边农户发展高效良种花生种植3000余亩,实现整体增收100多万元。

任延旭还积极推广玉米三角定苗播种新技术,增加种植密度,增加植株通风采光效果,提高玉米单产,共推广种植200亩,亩产800公斤以上,较往年增产15%,并在周边村示范推广3000亩,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农技推广试验示范基地、县级农业技术推广示范基地。

今年,任延旭又和郏县农业农村局密切合作,引进丰德存20、郑麦16、金颗麦11、囤麦127、福穗3号、豫品麦128等11个优质良种小麦进行试验,共种植60亩。“今年小麦颗粒饱满,再过几天就开始收割了,又是一个丰收年啊!”任延旭高兴得眉开眼笑。

科技赋能农业种植 建成省级科技小院

今年3月26日,河南省首批科技小院示范基地、科技小院科普推广站落户郏县,郏县任尚家庭农场榜上有名,每年将试验示范2至3项新技术,引进示范3至5个农作物新品种,小麦、玉米、花生单产高于周边农户15%以上,争取带动周边农民30户以上,辐射10000亩左右。

据了解,河南科技小院是以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省涉农高校为依托,以研究生、本科生扎根农村和生产一线为主体,以服务乡村振兴为目标,围绕河南粮食安全、资源高效利用、耕地质量提升、农业绿色发展等,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一体化的服务。

“建成省级科技小院,对我未来发展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任延旭高兴地说。

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付出就有回报。2019年,任延旭的郏县任尚家庭农场被郏县农业农村局评为“示范主体”,并于2023年9月升级为“示范基地”。

在2021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上,任延旭被评为“县级高素质农民粮食生产典型”。2022年,任延旭被郏县农民丰收节组委会评定为郏县“十佳农民”。2023年,任延旭又被郏县县委、县政府评为“粮食生产先进个人”。

“我计划明年与河南华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引进推广天民184小麦优质良种3000至5000亩,降低资金风险,使销售渠道更稳定。在玉米种植上将实施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因地制宜开展增产经营活动。”

谈起新的打算,任延旭胸有成竹。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