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魅力鹰城 近悦远来·传统村落篇
3上一版  下一版4
 
【魅力鹰城 近悦远来·传统村落篇】下宫村:金凤山下卧龙地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2024年4月19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魅力鹰城 近悦远来·传统村落篇】下宫村:金凤山下卧龙地

崇兴寺大雄宝殿门墩上的石兽
卧龙宫南天门
崇兴寺山门
下宫村鸟瞰图
 

□本报记者 孙书贤 文/图

在郏县西北10公里处,有一个北依莲花山,南望汝水,中有金凤山,东有青龙河,西有虎口泉的千年古村落——薛店镇下宫村。村子里传统建筑众多,除了林立的古宅院,还有古戏楼、卧龙宫、崇兴寺等,该村2019年1月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19年6月被评为中国传统村落。

4月17日上午,记者对这个古村落进行了探访。

神明修行有下宫

4月17日上午,记者和郏县薛店镇武装部长李海杰来到下宫村。进入村子,只见逶迤的青龙河穿村向东而去,传统民居沿青龙河两岸而建,随地势高底错落分布。

说起村名的由来,下宫村党支部书记王广顺娓娓道来:莲花山因山体貌似莲花,形状素雅,是修行的宝地,被称为道教第三大圣地。古时神明修行的地方被称为宫,传说这里曾有一位神明修行,他先在莲花山下的上宫修行,后南下来到一处地方,发现这里层峦叠嶂、翠柏丛生,南有汝水之涧,东临青龙流水,山水相依,下有一高岗耸峙,于是神灵常驻于此,后建祖师庙。因祖师庙取名下迎恩宫,俗称下宫,下宫村由此而得名。

在青龙河之滨,有一座建于明代的古戏楼。戏楼坐南朝北,占地700平方米,青砖红石木制结构,戏楼顶由蓝绿琉璃复扣而成,楼高4.5米,屋深15米。戏楼四角悬挂有始建时的风铃,微风吹来,风铃随之发出悦耳动听的响声,让人心旷神怡。

环村走访发现,该村还遗留有旧时寨墙的痕迹。王广顺介绍,寨墙是清同治年间修建起来的,由礓石红黏土混合修砌而成,长约2600米,主要用于防盗和抵御外敌,坚固耐用,每逢战乱,附近村子的乡亲都在此躲避,团结一致,共同抵御外贼。

“清末民初,村民为躲避战乱,在祖师庙西北角建逃生洞,洞口比较小,便于隐蔽,洞内宽敞,四通八达。南侧与王乔洞地道相连,北侧有通道直通村外,是村民逃生防匪的藏身之处。遗憾的是现在只有洞口及少部分洞体存在,其他大部分已经损坏。”王广顺说。

古宅林立故事多

下宫村里古宅林立,每个宅子都有一段故事。

在村北金凤山下苏家大院门前,王广顺介绍说:“这宅院是大财主苏林选率子苏和在清末建造的。由于苏林选信奉《易经》,房屋布局和建造多与数字‘9’暗合,占地面积1999平方米,宅院现存建筑面积580平方米,房屋15间,多为土坯、砖木结构,为四门四进四合院,是一处典型的按《易经》格局建造的传统建筑。”

王家大院由大绅士王善仁建于明末崇祯年间,王广顺介绍,王善仁是个医术高超的医生,乐善好施。在行医中,凡是遇到穷人他不但不收取诊费,还免费送药,被人称为“王善人”。王家大院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530平方米,多为砖木结构,目前大部分建筑尚存。

“蜡铺院由清末民初的财主王老胖所建。王老胖制蜡出身,故将宅院取名蜡铺院。”现居蜡铺院的王兴祥介绍,该宅院占地810平方米,现存建筑500平方米,有10多间房屋。“我在这儿住几十年了,老房子住着冬暖夏凉。”王兴祥笑着说。

“王大月宅是清末富农王大月所建,现存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正堂建筑5间,东西厢房各3间,是一处典型的一门四进四合院建筑,遗憾的是宅院毁坏较多,只剩下骨架了。”王广顺说,这些都是县级重点保护古建筑。

寺宫共见新发展

告别古戏楼,与之一路相隔的就是蔚为壮观的卧龙宫。顺着翠柏葱郁的甬道,登四十九层台阶至卧龙宫南天门。卧龙宫的负责人门领泉介绍,卧龙宫有大小殿宇25座,最壮观的当属祖师爷大殿。大殿始建年代不详,重修于明万历十四年,总占地面积2460平方米。

听着门领泉的介绍,走进祖师爷大殿,只见祖师爷雕像赫然坐立,面容祥和,以披发和显足为特征,头发后梳留至腰间,足不蹬靴自然而坐,大殿门外两侧贴着上下对联:离靖乐国帝王位,依卧龙宫金凤山。这副对联道出了祖师爷的来历。

据郏县县志记载,古靖乐国天子生而神猛,越东海来游,遇天神授予宝剑,入武当修炼,经四十二年而成功,白日飞升,威震北方。因其坐镇为北方,又被称为北方大将军,原本可以登基坐上皇位的祖师爷舍弃了皇帝的荣华富贵,最终修成正果。人们为了祭奠他,便取其行宫为卧龙宫,亦称祖师爷为真武帝或玄帝。

出村向东北约500米来到崇兴寺。崇兴寺坐落在一个圆形山丘上,俗称“圪针寺”,清道光二十年《直隶汝州全志·郏县古迹志》记载为唐代所建,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

崇兴寺山门不大,房子建筑风格古朴,占地面积4700平方米,始建于唐代,明清多次重修,现存大雄宝殿、山门、中府殿、观世音菩萨殿及钟鼓楼等34间殿宇。

据该寺守护人王富庆介绍,前年,在翻修伽蓝殿时,工匠们无意间在梁头发现一本写有经文的铜册,铜册共14片(页),册首、册尾分别为站立着的观世音菩萨像,整个铜册做工精美,具有较高的研究和艺术价值。

崇兴寺为何又叫“圪针寺”,这里又有一个传说:相传汉武帝刘秀被王莽大兵追杀至此,刘秀见此地荆棘丛生,就躲进来避难,他看着郁郁葱葱的荆丛说,要是这荆丛能变成圪针就好了。刘秀话语刚落,荆丛果然变成了棘手的圪针树。王莽追兵到此一看,以为圪针丛里藏不住人,就离开了。至今,崇兴寺院内还是圪针丛。

如今,下宫村已经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书画、编织和红薯粉条加工等传统手艺得到了传承发展,村里有粉条加工厂10多家,每年生产优质粉条近千吨。每年农历三月三,传统庙会与文艺表演、物资交流融为一体,既丰富了当地文化生活,又繁荣了集贸市场,这个传统古村落正迎来发展新机遇。

策划:刘泉 统筹:陶向军 王冬梅 执行:董佳理 张满 朱碧琼 视觉:王玉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