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副刊
3上一版  下一版4
 
此身愿为书蠹虫
稿约
师恩日月长
牡丹花开
橄榄树,诗和远方
版面导航     
平顶山日报    平顶山晚报    平顶山新闻网
新闻搜索:  
下一篇4 2024年4月1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此身愿为书蠹虫

 

◎白晓辉(河南鲁山)

年幼起,爱读书。

这或许和我的启蒙教育有关。咿呀学语时,父母就开始教我背诵唐诗和毛主席诗词,还常常听父亲说:“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三位诗人是李白、杜甫、白居易,白居易可是咱白家人。”他又说:“你妈姓李,咱姓白,李和白的儿子就是李白,天生大诗人!”我信以为真,认为自己遗传了诗人基因,梦想也能成为诗人。他还说:“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偷。”从此,我愈发喜欢诗词,入学前已能背诵很多。

我还常常拿着粉笔找报纸上笔画简单的字写在衣柜背面,写了又擦,擦了又写,尽管并不认识这些字,却乐此不疲。

父亲喜欢读小说、听书,每天中午都打开收音机听田连元的《刘秀传》,我听的次数多了,也喜欢上听书,还经常把书中的故事和别人分享。八岁那年去外婆家,外婆七十多岁的二哥恰好来走亲戚,我很快和他混得很熟。秋天的午后,我俩并排躺在床上,给他讲刘秀的故事。

第一次读小说是在八岁那年秋天。那时,房子后面的打麦场上堆放着一捆捆芝麻秆,我钻进芝麻秆的空隙,用玉米苞垫起一个地铺,读小说《小将呼延庆》。阳光透过芝麻秆的缝隙星星点点地洒进来,如同白色的小花朵,柔和而清净。

不过,父亲怕我看课外书影响学习,常常禁止我看。十岁那年,他借了一本《西游记》,有时会读给我们听,却不允许我单独看,我只好见缝插针地偷看,但免不了被他发现训斥。读四年级时,叔叔借了一本小说《燕王扫北》,我每天上学时先拐他家看几章节,路上讲给同学们听。一天,我又像往常一样去看书,婶说:“书还给人家了。”不料,等到放假时,她又把书拿出来给我看。原来,母亲怕耽误学习,就让婶骗我说书已经还了。那些年,农村人很少买书,谁偶尔买本书都如获至宝,常被很多人借阅。就这样,小学毕业时,我已读了三十余部小说。

小姨出嫁后,我去她家走亲戚,她总想让我多住上几天,实在挽留不住了,想起我爱读书,就说:“让姨父给你找书看吧!”于是,姨父连忙带着我去朋友家借书,有书看了,我就再住上几天,直到把书读完。每次去她家,她就用这种方法挽留我。

2003年,我去省城上班,经常去书城看书、买书。后来买了房子,就添置书柜,珍藏了许多书籍细细品读。读书多了,开始写文发表, 慢慢地集腋成裘,还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精神上充实而富足……

插架三万牙签重,此身愿为书蠹虫!

 
下一篇4  
 
   
   
   


豫ICP备09014970号 豫平公网安41040002020010

地址:平顶山市建设路西段268号    邮政编码:467002    E-mail:wz@pdsxww.com
联系电话:0375-4973575 传真:0375-4973608
所有内容为平顶山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